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5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春玉米高产栽培配套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针对邵阳市春玉米产量低的主要原因,结合杂交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项目的实施,通过1987~1996年的试验研究,摸索出了春玉米高产栽培的配套技术规范是:选用良种,合理布局,适时播种,间苗定苗,适当增加密度,建立高产群体,增加肥料投入,科学施好四肥,喷施微肥,增粒增重,综防病虫。  相似文献   
2.
针对湖南省小麦产量低的主要原因,结合小麦优良新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的推广实施,通过1989-1994年5个年度的试验研究,探索出了小麦高产栽培的配套技术规范是:选用良种合理布局,适时旱播,促进冬发;适当密植,增加本苗;合理配方科学施肥;化学调控,促蘖增产化学除草,综防病害。  相似文献   
3.
1990~1991年度对不同海拔稻麦两熟栽培的试验研究表明,中稻与小麦连作的产量及生育期与海拔有密切的关系,随着海拔的升高,生育期延长,产量下降。其原因主要是随着海拔升高,其有效积温不能满足两季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并认为中稻与小麦两熟复种只宜在海拔700m以下的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4.
超级稻两优培九高产栽培配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邵阳市水稻增产的新途径,结合两系杂交水稻推广项目的实施,通过1999~2001年的试验,总结提出超级稻两优培九高产栽培的配套技术:适时早播,培育分蘖壮秧,合理密植,建立高产群体,增加肥料投入,合理配方施肥,综合防治病虫.  相似文献   
5.
稻草还田在双季稻生产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文伟  石小江  张礼红  石跃才 《作物研究》2011,25(3):215-217,222
连续3年的定田试验结果显示,稻草还田的应用效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能够增加土壤养分。与试验前比较,有机质增加0.9 g/kg,全氮增加0.25 g/kg,速效氮磷钾分别增加9,2.8和39 m g/kg;二是能使土壤物理性状明显变优。土壤容重降低0.12 g/cm3,总孔隙度和通气孔隙度分别增加4%和6.8%;三是能提高水稻生产的产投效益。稻草还田与常规施肥比较,有效穗数有所下降,但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明显增加,增产438 kg/hm2,投入成本低1 461.7元/hm2,实际收入增加2 293.9元/hm2,产投比高6.08。  相似文献   
6.
石跃才 《作物研究》2002,16(4):196-197
介绍了邵阳市"九五"期间开发玉米生产取得的主要成绩,总结了在抓玉米开发中积累的成功经验;组装了玉米高产栽培的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7.
论邵阳市耕地质量现状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邵阳市15 a土壤长期定位地力监测资料,得出了邵阳市耕地质量现状.主要表现为:耕地有效养分失衡、有机质含量减少、土壤日趋酸化、土壤微量元素锌和硼含量严重偏低、重金属元素和工矿企业"三废"对耕地的污染加重.同时,还分析了影响耕地质量下降的原因,并提出了如何保护和提高耕地质量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