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4篇
综合类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了筛选出一种适宜的表土替代材料,以5种采矿剥离物为原料,制成不同粒径配比的表土替代材料,通过室内盆栽试验测定其理化性质,对比分析各处理的养分指标,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表土替代材料养分指标进行评价,选出最优配比.结果表明,pH是表土替代材料养分指标评价的重要因子,在各个养分指标的含量中速效钾水平最高,其次为有效磷,而有机质和碱解氮的含量较低;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碱解氮>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pH.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各指标权重分别为pH 0.28、速效钾0.26、碱解氮0.23、有效磷0.21、有机质0.02;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4A配比[其粒径配比1号剥离物(2.0~3.0 mm):2号剥离物(2.0~3.0 mm):3号剥离物(1.0~2.0 mm):4号剥离物(1.0~2.0 mm):5号剥离物(0.5~1.0 mm)=4:4:2:1:3]是此次试验的最优配比.  相似文献   
2.
光伏扶贫项目是乡村振兴与碳达峰碳中和的有机结合,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本文对光伏扶贫项目水土保持进行探讨,通过分析光伏扶贫项目与传统光伏发电项目的区别与联系,简要构建光伏扶贫项目水土保持防治总体布局,分析总结光伏扶贫项目的优势与缺陷,从水土保持角度提出光伏扶贫项目建设中的建议,构建项目选址-水保设计-施工-监测全生命周期水土保持的理念,以期对今后类似项目开展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不同立地条件对露天矿排土场植被重建的影响,选取了5种不同立地条件下的复垦地进行植物群落调查,结合重要值、Margalef丰富度指数(Ma)、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Shannon优势度指数(D)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ws)等植物多样性指标对5种立地条件下植物群落构成进行了分析,并对群落之间的相似性系数和群落的稳定性指数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5种不同立地条件下共出现植物22种,隶属于8科20属,人工种植的多年生豆科、禾本科植物是排土场植被重建初期的优势种;立地条件对生物多样性影响显著,经客土改良的平面复垦地Ma指数最高且丰富性阈值达到"丰富"水平,地形为坡面的两个样地具有较高的H′指数和Jws指数;立地条件可以对重建植物群落的相似性产生影响,且地表物质性质对群落相似性的影响大于地形对群落相似性的影响;监测的5个群落处于演替初期,群落不稳定,相比之下,客土样地的平面群落稳定性最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利用不同配比露天煤矿剥离物制备的表土替代材料物理性质特征,为露天矿表土替代材料研发及剥离物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蒙东地区某露天煤矿矿山剥离物为研究对象,使用环刀法、激光粒度仪及X射线荧光光谱测定表土替代材料容重、孔隙度、田间持水量、粒径、比表面积及其组成,运用灰色关联及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物理性质间的关系,探究影响表土替代材料物理性质的核心指标,筛选适宜的表土替代材料配比。[结果] ①影响表土替代材料物理性质的两个重要指标分别为容重和田间持水量,影响表土替代材料持水能力的重要指标是微粒比表面积和总孔隙度;②心土(钙层土)及细砂的比例增高30%,将导致表土替代材料持水能力下降22%;③影响表土替代材料容重的重要指标是粒径跨度和D10;④5A(下泥岩段:上泥岩段:底板土:心土:沙=3:3:4:1:2)和7A(下泥岩段:上泥岩段:底板土:心土:沙=2:1:2:2:2)处理容重和持水能力均较好,为最优表土替代材料配比。[结论] 通过调节露天煤矿剥离物配比可以有效改善矿山表土替代材料物理性质,在表土替代材料配置过程中应提高泥岩和底板土的比例并降低钙层土比例来提高持水能力,露天煤矿剥离物表土替代材料适宜的容重配比为泥岩:生土:沙=2:2:1。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沈阳地区天然降雨雨滴特征与产沙量的关系,在天然降雨条件下,使用滤纸色斑法计算雨滴特征,利用野外径流小区(长8 m,宽1 m)采集沙样。运用相关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和模糊贴近度分析法分析了降雨强度、雨滴动能、雨滴中值粒径、雨滴终点最大速度和雨滴质量与产沙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经过相关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影响坡面产沙量的顺序为降雨强度 > 雨滴动能 > 雨滴中值粒径 > 最大雨滴终点速度 > 雨滴质量,模糊贴近度分析表明降雨强度对坡面产沙量的影响最大,降雨动能其次,雨滴质量影响最小。坡面产沙量分别与降雨强度、雨滴中值粒径、雨滴动能呈幂函数关系;天然降雨雨滴中值粒径与降雨强度呈幂函数关系;雨滴中值粒径和雨滴质量是雨滴动能的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6.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抗剪强度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分析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抗剪强度及其与影响因子的关系,以期为研究区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水土流失评价提供一定科学依据。选取针阔混交林、灌木林、园地、坡耕地、荒地5种土地利用方式,观测土壤抗剪强度指标、容重、含水率、干密度、总孔隙度、土壤团聚体MWD值、粉/黏粒值,运用灰色关联法分析影响土壤抗剪强度的因素。结果表明: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黏聚力从坡上到坡下逐渐减小;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抗剪强度大小顺序为:坡耕地园地针阔混交林荒地灌木林;土壤容重与土壤黏聚力C和内摩擦角φ的关联度最大,湿筛MWD值与土壤黏聚力C和内摩擦角φ的关联度最小;土壤抗剪强度分别与土壤容重、总孔隙度、含水率以及干密度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不同植物与改良方式对重构土壤氮转化率的影响,为提高矿区重构土壤可利用氮素含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取自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扎哈淖尔露天煤矿的采矿剥离物为基质配制重构土壤,分别以鸡粪肥、自制改良剂对其进行改良,并选取4种类型的植物,研究这两个因素对无机氮存在形式、氮净矿化率、净氨化率和净硝化率的影响。[结果] 硝态氮是重构土壤中无机态氮存在的主要形式,改良剂、植物及其交互作用对重构土壤氮净矿化率、净氨化率和净硝化率有极显著影响,自制改良剂改良可以显著提高重构土壤中铵态氮、硝态氮和亚硝态氮的含量及净硝化率,紫花苜蓿可以显著提高重构土壤中硝态氮含量及氮净矿化率。90 d时重构土壤的氮净矿化率最高。[结论] 播种90 d内,重构土壤中无机态氮存在形式由铵态氮向硝态氮转化,添加自制改良剂能够提高重构土壤中无机态氮含量,对矿区重构土壤的净氨化率、净硝化率及氮净矿化率的提高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