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篇
综合类   2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1
1.
在大凌河朝阳城区整治工程中,为治理城市排放的污水达标,朝阳市修建了日处理能力10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增加了钢筋混凝土箱形排污干涵连接城市原污水排放网。在解决排污干涵与什家子河排洪洞交叉技术方案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了设计优化,采用了底、顶板共用的新结构,降低了施工难度,避免了冬季施工,缩短了工期,节省了资金,保证了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2.
山区中小河流的形态多为"V"字形或"U"字形。河床纵断面一般比降陡峻,绝大多数均在0.1%以上,其平面形态极为复杂,河岸线极不规则。水文特点是降雨强度大、径流系数大、汇流时间短,洪水来势迅猛、回落也快,峰高而尖瘦,且多属于季节性河流。其流态复杂,极易产生冲刷,危及"三农"。山区中小河流治理必须要编制河道整治规划,并进行河道特性分析,选定设计参数,选择一个最佳的整治方案。在中小河道治理中,一般采用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两种形式。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寸长尺短,只有把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结合起来,近期以工程措施保护生物措施,远期则以生物措施加固工程措施,达到长期稳定、坚固、投资小、作用大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以朝阳市大凌河城市段综合整治规划为例,探讨了大凌河风景区环境景观规划。运用大凌河这一城市社会经济和历史文化发展的缩影和见证,用现代的形式再现凌河两岸的繁华。在规划中,将传统文化和历史文脉与规划功能分区共冶一炉,营造新时代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4.
作物残余物不但是很好的饲料和生物能源,其覆盖于地表还能防止土壤侵蚀,增加土壤中作物所需养分,减少地表径流。美国土壤学家K.N.Potter等在墨西哥州中部的6个试验区做了多年的作物残余物留量对免耕土壤有机碳含量影响的研究,试区年均气温为16~27℃,年均降雨量618~1099 mm。处理包括常规犁耕和免耕,免耕处理使地表的作物残余物分别为100%、66%、33%、0%。试验结果表明:免耕并保留作物残余物于地表的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高于残余物翻入地下的,100%的作物残茬保留并免耕可以提高或保持土壤有机碳水平。年均温<20℃的较冷凉地区,作物残余物能提高土壤碳含量,但年均温超过20℃的地区,则对土壤碳含量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