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3篇
  1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9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用六倍体小黑麦“黑杂266”作母本,3个春小麦品种“龙辐30138”、“龙麦11号”、“龙辐10271”为父本进行远缘杂交,杂交前用~(60)Coγ射线600—1600rad活体慢照射雄配子或雌配子。通过对受精过程的切片观察,授粉后6小时,辐照雄配子的有61.70%的胚囊解体,辐照雌配子的为70.00%,未经辐照的为59.38%。辐照处理明显提高了杂种的结实率,但是,结实率随剂量的增加而下降。试验表明,辐照雌配子和雄配子的适宜剂量分别为600rad和800rad,但不同品种间辐射敏感性有很大差别。辐照对杂种籽粒的完好率有明显提高。应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胚挽救,可使有胚无胚乳杂种种子获得幼苗。  相似文献   
2.
李伟  申家恒  郭德栋 《作物学报》2014,40(1):166-173
应用透射电镜技术比较栽培甜菜(Beta vulgaris)中央细胞受精前后的超微结构特征,以完善甜菜生殖生物学研究,并为相关研究提供基本资料。结果表明,中央细胞在受精前后的超微结构变化主要表现于核及核周围胞质。中央细胞的2个极核融合较早,在花蕾时期即以次生核形式存在,具双相核仁,可明显分辨纤维区和颗粒区;有的有额外小核仁和核仁液泡。核周围的细胞质中具丰富的细胞器且功能活跃,包括线粒体、质体(含或不含淀粉粒)、高尔基体、核糖体和粗面内质网。受精后,形成初生胚乳核,核周围胞质中变化最大的是质体,形成众多变形质体,形态多样,且富含淀粉粒。初生胚乳核分裂过程中,核仁消失,核膜崩解为囊泡状结构,粗面内质网减少,滑面内质网增加。分裂形成2个胚乳游离核,核周围胞质与初生胚乳核相似。总之,中央细胞在受精前后的超微结构特征均呈现代谢活跃状态。  相似文献   
3.
栽培甜菜雌配子体发育中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应用透射电镜技术研究栽培甜菜(Beta vulgaris L.)雌配子体发育过程的超微结构特征, 丰富被子植物生殖生物学方面的资料, 并为甜菜相关研究提供借鉴。观察结果表明,栽培甜菜雌配子体发育类型为蓼型。功能大孢子时期核糖体密集, 线粒体和质体分裂以增加数目;单核胚囊时期, 细胞体积增大, 小液泡融合为2个大液泡,分别位于珠孔端和合点端,细胞核增大, 核仁显著, 至发育后期核膜呈微裂齿状,细胞器数量不断增加,珠孔端形成明显的壁内突;二核胚囊时期, 胚囊迅速扩张, 形成中央大液泡, 胞质中细胞器增多;四核胚囊时期除细胞器的数量继续增加外,质体中开始出现淀粉粒;八核胚囊时期相当短暂, 很快细胞化,初期的七细胞八核胚囊中各细胞均以初生壁相隔, 壁上存在胞间连丝, 沿细胞壁分布着众多伸展状粗面内质网和活跃分泌小泡的高尔基体;细胞化后期, 卵、助细胞出现极性分化, 胞质中的众多小泡与细胞膜融合, 参与细胞壁及丝状器的建成;中央细胞在珠孔端与胚囊壁相邻的部位形成壁内突。栽培甜菜雌配子体发育进程中胚囊体积不断增大,细胞器种类与数量呈增加趋势,表明各时期代谢较活跃。在功能大孢子及单核胚囊早期是通过合点端的胞间连丝与珠心细胞以共质体形式相通;在单核胚囊发育后期至细胞化胚囊,是通过珠孔端所形成的壁内突来扩展质膜表面积, 以加强非共质体之间物质的运输。  相似文献   
4.
【目的】阐明甜菜无融合生殖单体附加系M14雌配子体发育的超微结构特征。【方法】以甜菜无融合生殖单体附加系M14(Beta vulgaris L.VV+1C、2n=18+1)为实验材料,利用电子显微镜技术对其雌配子体的发育过程进行研究。【结果】甜菜无融合生殖单体附加系M14为兼性无融合生殖体,二倍体孢子生殖为蝶须型(Antennaria-type)和韭型(Allium odorum-type),有性生殖为蓼型(Polygonum-type)。蝶须型为主要发育方式,超微结构特征为:雌配子体发育速度较快,从功能大孢子直到细胞化雌配子体时期,细胞器的种类与数量呈现增长趋势:细胞核核仁较大,存在核仁泡,核孔明显;核糖体数量多;线粒体的数量一直较多,从二核雌配子体出现内嵴,膜的结构变得清晰,八核雌配子体的线粒体基质呈电子透明状,细胞化后期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质体的数量变化不大,形状多样,有的含淀粉粒;内质网呈分枝的管状或交织成索状分布在细胞核、液泡或细胞壁附近;高尔基体的数量相对较少,但在未退化的助细胞中十分丰富,活跃地分泌小泡;脂滴一直都存在,常与液泡及线粒体相互靠近;细胞化后期,绝大多数雌配子体的助细胞先后退化,极少数雌配子体只有一个助细胞退化,另一个宿存。韭型与蓼型雌配子体发育速度较慢,与蝶须型相比,直到单核雌配子体时期未见细胞器种类与数量发生明显变化。蝶须型与韭型、蓼型雌配子体仅在功能大孢子与单核胚囊时期通过是否有胼胝质壁加厚以及珠孔端有无退化的细胞痕迹进行区分。【结论】蝶须型、韭型、蓼型雌配子体发育过程中的超微结构特征差异明显,蝶须型雌配子体从功能大孢子至细胞化时期,雌配子体体积增大,细胞器的种类与数量随之增加,呈现代谢旺盛状态。推测蝶须型雌配子体在其后的发育中占优势。单核雌配子体之前依据珠孔端是否有退化细胞痕迹以及有无胼胝质壁加厚可将蝶须型与韭型、蓼型从结构上予以区分。韭型、蓼型从功能大孢子至单核雌配子体时期,雌配子体的体积以及细胞质的成熟程度均呈缓慢增长趋势。推测在其后的发育过程中大量退化。  相似文献   
5.
 应用透射电镜技术研究黄花菜(Hemerocallis citrine Baroni)助细胞、卵细胞、中央细胞、 合子与初生胚乳核的超微结构特征。结果如下:助细胞有高度发达的丝状器;一个助细胞在花粉管进入 后退化;宿存助细胞在合子期退化。受精前,卵细胞、助细胞合点端无壁,细胞膜完整;受精后,合子 被完整的细胞壁包围。受精前超微结构特征显示卵细胞代谢活动低,合子期的代谢活性被激活;中央细 胞、初生胚乳核代谢活性较高。卵细胞质中的精核由双层核膜包被,染色质高度凝聚,核孔数少。助细 胞、卵细胞、中央细胞缺乏中央大液泡是黄花菜成熟胚囊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6.
春小麦受精过程及其各阶段持续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三个不同品种的春小麦的受精过程及其各阶段持续的时间进行了研究,其结果如下:1.授粉后1小时,花粉管破坏一个助细胞将精核释放于卵细胞与极核之间。2.授粉后1.5小时,精核进入卵细胞,精核在卵细胞的细胞质里有不同的取向。授粉后2小时,精核附在卵核的核膜上。3.授粉后2.5小时,精核进入卵细胞核,精核的染色质逐渐松解。授  相似文献   
7.
甜瓜T912雌花形成时雄蕊原基退化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甜瓜T912品种是雌雄异花同株,与正常品种的雄全同株不同,这在育种工作中省去了人工去雄的麻烦,大大提高了杂交的成功率和种子纯度。本文通过对T912品种雌花形成时雄蕊原基退化的形态学观察,并与正常的完全花品种1 4进行比较,认为雌花是完全花发育过程中雄蕊退化的结果,退化的雄蕊原基中无花药组织的分化。另外,用计数法对T912与1 4两个品种进行了统计,结果发现T912雄蕊原基以5数居多,与正常的1 4雄蕊以3数为主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8.
小麦花粉管生长途径及受精过程经历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申家恒  申业  王艳杰 《作物学报》2006,32(4):522-526
应用常规石蜡切片和荧光显微镜技术对小麦花粉管生长途径及受精过程相应时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授粉后,花粉随即萌发,2个精子进入花粉管,营养核留在花粉粒内,不久解体。花粉管进入羽毛状柱头分支结构的细胞间隙,继续生长于花柱基部至子房顶部的引导组织的细胞间隙内。随后穿过子房壁,在子房壁与外珠被之间的缝隙中向珠孔方向生长。自花粉萌发至花粉管长入珠孔大约需要1 h。自花粉萌发并到达柱头分支结构中,花粉管均具明显的绿色荧光;但在引导组织区以及子房壁与外珠被之间生长的花粉管几乎看不到荧光。授粉后1 h花粉管经珠孔及珠心表皮细胞间隙进入1个助细胞,并释放精子。授粉后2~6 h精卵融合,授粉后16 h合子第一次分裂。授粉后2~3 h精子与极核融合,授粉后4 h初生胚乳核第一次分裂。授粉后2~16 h,即精卵融合至合子分裂前为花粉管通道法转化合适的时间,采用花柱横切滴加法转入外源DNA。  相似文献   
9.
黄花菜大孢子和小孢子的发生及雌、雄配子体的发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 对黄花菜大孢子和小孢子的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花药壁发育为单子叶型。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胞质分裂为连续型。小孢子四分体排列为左右对称型和四面体型。成熟花粉为二细胞型。花粉为椭球形, 具有一个萌发沟。生殖细胞呈现前期至早中期核形态。双珠被、薄珠心、倒生胚珠。珠心表皮下的雌性孢原直接发育为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产生线形四分体。合点端大孢子为功能大孢子。雌配子体发育为蓼型。记录了雌、雄配子体发育的对应关系。成熟胚囊里, 反足细胞早期退化, 助细胞无钩状结构并具发达的丝状器以及中央细胞内没有明显大液泡是黄花菜胚囊发育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0.
辣椒大、小孢子发生与雌、雄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申家恒  李伟  杨虹  丁建庭  李冉俐 《园艺学报》2007,34(6):1443-1452
运用常规石蜡制片技术与光学显微镜技术研究了辣椒(Capsicum annuum L.)大、小孢子发生以及雌、雄配子体的发育。结果表明:辣椒具5枚花药,花药4室,花药壁由表皮、药室内壁、2~3层中层和腺质异型绒毡层组成。药室外侧绒毡层由初生周缘细胞衍生而来;药室内侧绒毡层由药隔细胞衍生而来,共同对雄配子体的发育起关键作用。雄蕊中为多孢原,每个药室的横切面为两排小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后,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的排列为四面体型和十字型。成熟花粉具3个萌发孔,为二细胞型花粉。中央特立胎座,多胚珠,倒生,单珠被,薄珠心,具有珠被绒毡层。胚珠内为单孢原,胞原直接发育为大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线形四分体,合点端倒数第2个大孢子发育为功能大孢子,经连续3次有丝分裂发育为七细胞七核的成熟胚囊,雌配子体的发育为蓼型。雄蕊发育早于雌蕊,花蕾开放前,雌、雄蕊发育趋于同步。开花时,散出的花粉落到自身雌蕊柱头上,从而实现自花授粉受精。讨论了异型绒毡层的来源、形态结构特点与雄性不育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