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约70%的开花植物在进化史上都经历过多倍化的过程,多倍体植物通常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容易形成新物种。而新形成的多倍体往往不能稳定存在,其基因组需要再经历一次二倍化的过程,从而在基因水平上和细胞学水平上更接近二倍体。对多倍体二倍化的机制和相关研究的未来发展情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MYB转录因子是植物重要的调控因子,可与bHLH和WD40类转录因子形成二元MYB-bHLH或三元MBW复合体,对植物花青素合成与积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花青素合成途径、MYB转录因子类型、MYB转录因子正向及负向调控、MYB转录因子调控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相关后续研究进行了探讨与展望.本综述可为花青素...  相似文献   
3.
埃塞俄比亚芥和白菜型油菜远缘杂种F1的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形态学、细胞学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子标记(AFLP)三种方法对埃塞俄比亚芥(Brassica carinata, BBCC, 2n=34)和白菜型油菜(Brassica rapa, AA, 2n=20)远缘杂交的后代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细胞学和分子标记鉴定杂种真实可靠,但试验技术繁琐,形态学鉴定在操作上简单易行,但主观性较强。在实际生产中可结合几种方法同时进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芥菜型油菜重组自交系群体种子的油含量和蛋白质含量进行检测并分析二者间的相关性,筛选优异育种资源,为芥菜型油菜育种提供研究基础和应用材料.[方法]利用近红外方法测定139份芥菜型油菜重组自交系群体种子的油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并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在贵阳的环境条件下,139份芥菜型油菜重组自交系群体种子的油含量和蛋白质含量表现出明显的变异,其变异范围分别为33.1%~47.7%和22.0%~33.3%,并被划分为三大群体.群体Ⅰ材料的油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平均值分别为33.7%和32.8%,变异系数分别为2.3%和0.7%;群体Ⅱ材料的油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平均值分别为41.2%和26.2%,变异系数分别为5.3%和6.6%;群体Ⅲ材料的油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平均值分别为45.9%和23.6%,变异系数分别为2.7%和4.8%.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芥菜型油菜种子的油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芥菜型油菜重组自交系群体种子的油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变异丰富且存在显著负相关.高油含量株系RIL020、高蛋白质含量株系RIL038和高总含量(油+蛋白质)株系RIL078是3份优异的芥菜型油菜种质资源,可用于芥菜型油菜的遗传育种和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5.
木质纤维素由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三者组成,是植物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能增强植物细胞和组织的机械强度,对于保障植物营养物质运输、茎秆支撑等具有重要意义。而油菜是我国和世界范围内重要的油料作物,具有油用、饲用、菜用、蜜用、观光等多种用途,其木质纤维素也可有效保障植物细胞和组织的机械强度,提高植株的抗倒伏、抗病虫等能力。本文综述了模式植物拟南芥和油菜中木质纤维素合成与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希望模式植物木质纤维素的研究能促进油菜相关研究的深入开展,并对木质纤维素相关研究在油菜中的潜在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甘蓝型油菜种质群体油和蛋白质含量变异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拟通过检测甘蓝型油菜种质群体种子的油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及其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筛选出优异的育种资源,为甘蓝型油菜育种和基础研究提供材料。共检测了363份甘蓝型油菜种质群体种子,得出其油含量和蛋白质含量都表现出明显的变异,油含量、蛋白质含量及两者总含量的变异范围分别为27.9%~51.4%、20.8%~34.1%和57.8%~75.1%,并划分为3个群体。群体Ⅰ材料中,油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分别为30.3%和31.6%,变异系数分别是5.3%与4.4%;群体Ⅱ材料中,油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分别为39.6%和27.9%,变异系数分别是7.6%与6.5%;群体Ⅲ材料中,油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分别为45.9%和23.8%,变异系数分别是4.4%与5.9%。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材料的油含量和蛋白质含量都呈现出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其相关性系数r=-0.65(p<0.01)。通过本研究,筛选出了部分优异的种质材料,例如高油含量材料“林编12-71”和“浙油50”、高蛋白质含量材料“林编13-62”和“4 E 006”及高总含量(油+蛋白质)材料“林编12-230”和“AC 21”等。  相似文献   
7.
检测了来自全国各地的84份白菜型油菜种质材料的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在贵阳环境条件下,这些材料的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表现出丰富的变异,并被划分到3个群中.相关性分析显示,白菜型油菜种子的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同时还对这种负相关关系的应用和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芥菜型油菜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和蔬菜,具有优良的抗旱、抗病和抗裂角等特性.本研究选用34份野生芥菜型油菜微核心种质及其衍生而来的51份新种质作为研究材料,采用305个ILP(intron length polymorphism,内含子长度多态性)标记对全部85份种质材料进行了聚类分析,将全部材料分为两个群,每个群内野生种质...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及鉴定优异育种资源,为白菜型油菜育种提供基础材料,利用近红外方法测定84份白菜型油菜的芥酸、油酸和硫苷含量,并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芥酸和油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芥酸和硫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油酸和硫苷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对群体材料进行主成分分析,并提取因子1和因子2进行作图,其中因子1和2分别能解释73.7%和23.2%的表型变异;经聚类分析,有79份材料聚集形成群Ⅰ,另外有5份特殊变异材料偏离群体。白菜型油菜群体的芥酸、油酸和硫苷含量的变异丰富且存在显著相关性,通过聚类分析筛选出5份(32号、45号、46号、50号、59号)优异的白菜型油菜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10.
甘蓝型油菜种质群体农艺性状变异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来自全国各地的377份甘蓝型油菜种质材料,在贵阳环境条件下种植的7个重要农艺性状,即:株高(X1),每角果粒数(X2),角果长度(X3),一次有效分支数(X4),主分支长度(X5),主分支角果数(X6),侧枝角度(X7)。结果显示这些性状在贵阳环境条件下表现出了丰富的表型变异。相关性分析表明:每角果粒数(X2)与株高(X1)、角果长度(X3)、主分支长度(X5)、主分支角果数(X6)、侧枝角度(X7)之间均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239、0.350、0.202、0.207、0.199;一次有效分支数(X4)与株高(X1)之间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156。主成分分析显示:前4个主成分因子总共能解释77.38%的表型变异,它们分别是32.67%(PCA 1),18.25%(PCA 2),15.56%(PCA 3),10.91%(PCA 4)。结合本课题组育种目标及本研究性状考察结果,共筛选出23份具有特异农艺性状的变异的材料,可作为本课题组油菜育种和基础研究用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