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广元  胡伟  杨旭 《安徽农业科学》2012,(21):10984-10986,11049
[目的]分析2011年8月21日18:30~19:30期间发生的冰雹天气。[方法]利用NCEP 6 h再分析资料、Micaps资料、FY-2卫星云图资料,对2011年8月21日18:30~19:30期间发生的冰雹天气的天气形势场、冰雹特征气象要素场和卫星云图进行再分析,探讨此次冰雹的天气成因及冰雹云的云图特征,总结如何从实况天气资料及数值预报产品进行防雹天气预警分析。[结果]此次冰雹天气的发生发展过程,高空500 hPa冷涡是背景天气系统,低空850 hPa暖舌和地面风切变是形成强对流冰雹云的必要条件;分析尽早时次的天气图,可以从天气系统的机理方面分析天气的发生原因,并能尽早地发出天气预警;利用数值预报产品分析冰雹特征气象要素场,可以更进一步地分析并精确地预测冰雹发生的概率、时间以及范围;而红外卫星云图对于对流旺盛的冰雹云的监测更准确,特征更明显,可以更直观地预测冰雹天气的发生。[结论]该研究为今后类似的冰雹天气提供防雹预警经验。  相似文献   
2.
利用温度露点差判别沈阳地区云体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2004年5、6月和2005年7、8月沈阳观象台的探空资料及棋盘山新一代天气雷达的三维体扫资料,应用压高方程和相对湿度与露点的关系,按不同温度、高度范围和温度露点差统计云体出现的频数,并对统计数据进行二元二次回归和历史拟合,得到沈阳地区夏季不同温度、高度条件下识别云体的温度露点差指标。将该指标与数值预报产品中的温度露点差值进行比较,即可得知未来沈阳地区的云顶相对高度范围和温度,进而判断未来降水云系的人工增雨潜力并制定人工增雨作业方案。  相似文献   
3.
杨雪艳  姚国友  田广元  杨光武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894-18896,18903
利用东北地区1971-2006年43个气象台站大风、气温以及全球气温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滑动T检验和Yamamoto法、差值T检验等方法分析了东北地区大风的多时间尺度和空间的气候变化特点、变化趋势、突变特征及其与全球气温、东北地区气温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大风气候趋势为显著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2.3 d/10 a,且在1988年发生了气候突变,由大风偏多期转为大风偏少期。东北地区大风与全球气温、东北地区气温变化呈相反的变化趋势,大风偏多期与冷期相对应,大风偏少期与暖期对应,东北地区大风由多转少与东北地区气温由低转高同步发生。  相似文献   
4.
田广元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649-19651
以2009年5月17~18日降水天气过程为例,分析并总结了辽宁地区常用的人工增雨作业条件。将作业条件分为两大类,即宏观天气作业条件和微观云物理作业条件,分别阐述各自的指标与判据,及其在人工增雨作业方案制定和实时指挥中的作用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对2012年10月27日傍晚时分,沈阳区域气象中心大楼所在地降水过程前后的双通道微波辐射计与雨量计的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到双通道微波辐射计的一些测量特征,以为人工增雨作业时机的选择提供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加大最大连续降水量和最长连续降水日数对地区降水极端事件产生重要影响的认识,以辽河出海口1951—2014年5—9各月的最大连续降水量及最长连续降水日数作为辽河出海口降水特性分析对象,采用一元线性趋势估计和小波分析。结果表明:5—9月最大连续降水总量减少并存在7~8年左右的时间尺度周期;5—9月最长连续降水日总数随时间的推移下降,存在11年左右时间尺度周期;5—9月营口站64年最大连续降水量的波动和最长连续降水日数的减少是产生辽河出海口降水量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降水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受7、8、9月最大连续降水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浅谈L波段探空秒数据资料在人工增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广元  张鹏亮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328-12329,12397
[目的]浅谈L波段探空秒数据资料在人工增雨中的应用。[方法]大概介绍L波段探空秒数据资料的特点、获取方式及其显示方法,并对其在人工增雨作业中的应用前景作了初步的分析,以提高其在人工增雨作业中的应用率。[结果]L波段探空秒数据资料较以往探空资料在时间、空间分辨率和空间定位准确性方面有了大幅提高,精确度达到了秒级,可以为人工增雨数值模式初始场的同化提供更高精度的数据基础,改善数值模式,而且其探测产品还可以在人工增雨作业工具的选择、作业高度、作业范围的确定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指导人工增雨作业,提高作业效率。[结论]该研究为人工增雨作业指挥提供分析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2009年辽宁春季第一场透雨的人工增雨天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广元  王永亮  王当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506-2509,2514
利用M icaps实时资料、高分辨率T639零场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雷达资料,对2009年4月18日夜间~21日白天辽宁省降水系统的宏观特点及物理量场的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低纬高空槽的合并加强与地面江淮气旋北上是此次降水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东部高压的阻挡及低空急流对水汽的不断输送是造成近3 d多持续降水的主要降水机制;500 hPa以下高度为水汽辐合区,同时又是上升运动区,700 hPa是急流区,也是水汽输送最强区;雷达回波的零度层亮带与高度场、温度场配置相互吻合。  相似文献   
9.
田广元  班显秀  陈刚  胡伟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12070-12072
国家气象中心制作并下发的高分辨率T639和T213数值预报产品,较以往T213产品缩短了时效、提高了空间分辨率,为了能够发挥其上述优点,更好地应用在人工增雨作业指挥中,应用Grads绘图工具将预报产品中的一些气象要素场绘制成水平与垂直剖面图,提供给人工增雨指挥人员,用于更好地分析判断人工增雨作业条件,制定更详细准确的作业方案,提高人工增雨效率。  相似文献   
10.
2011年5月初辽宁的西、北部出现春旱,为改善辽西北土壤墒情以确保春耕,辽宁省人影办认真分析了各地的需水情况和增雨潜力,对辽西北进行飞机和火箭联合增雨作业。作业后特别是辽西地区的实际降水量明显大于预报量,对春播和增加土壤含水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旱情得到缓解,可见这次增雨作业是成功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