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南方电网公司以促进电网更加智能、高效、可靠、绿色转变为目标,以应用先进计算机技术、通信和控制技术升级改造电网为发展主线,在新能源并网、微电网、输变电智能化、配电智能化、信息通信、智能用电、电动汽车发展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前,大庆市大同区已成为东北地区重要的商品鹅生产基地,大鹅生产已成为大同区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其发展大鹅产业主要经验有以下几点。1瞄准市场需求,发挥自身优势,选准大鹅产业项目大同区在发展畜牧业产业化方面进行过长期的探索,曾先后发展过肉鸡、生猪、蛋鸡(鸭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社会的飞速发展,对于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我国目前兴起的协同式教学教学改革最主要的思想就是合作协同,把多种教学组织方式的长处结合在一起,在经过学校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协同,教师之间相互的合作协同以及学生之间的协同,共同成立构建成的新型教学模式。这不仅能培养综合性的人才,还能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汶川地震中桑枣中学无一伤亡的例子表明,防灾教育的有效施行是学生在灾难面前得以保全的一个重要前提。对法律的执行力、防灾教育的供给和监督是防灾教育有效实行的制约因素。而重塑防灾教育的法律地位,弥补政府职能缺位,防止防灾教育权力虚置,保障防灾教育供给,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防灾意识和防灾技能,实现社会防灾教育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5.
基于微观调查数据,采用有序Probit模型对影响农户信贷排斥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农村地区,农户家庭主事者的性别、年龄对其家庭能否获得贷款用于生产性投资影响显著;家庭成员的总体受教育程度越高,其缓解家庭受信贷排斥的作用就越大;同样,家庭耕地规模越大和家庭年总收入越高的农户可以避免信贷排斥,而家庭负债越高的农户则面临着严重的信贷排斥。居住在自有住房里的农户和居住在商业中心周边的农户顺利获得贷款的概率较大。  相似文献   
6.
据测算,在畜牧业科技贡献率中,良种因素占30%以上。高产高效、适应本地自然条件的优良品种是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生产效率和比较效益的基础。为改变我省本地种鹅品种退化、近亲交配、商品鹅饲养周期长、体重偏低、肉质粗糙、出口受限的现状,大同区与省内有关科研院所阱作,采用群体继代选育、家系纯繁选育及现代基因分子遗传育种等方法选育北方白鹅作父本,选育黑龙江省籽鹅作为母本,杂交生产增重快、耐粗饲、适合寒地饲养、绒质好、产量高、深受市场欢迎的商品白鹅,为大庆市以及黑龙江省鹅产业的发展及鹅品种改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将东北白鹅生产性能及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随着遗传、营养、健康和管理水平诸方面的发展,种猪的生产性能也不断提高。试验表明,每头母猪每年可提供30头以上仔猪。生产统计表明,大型猪场每头母猪每年可提供22~25头仔猪,而散养母猪年提供仔猪20头以下。种猪的繁殖潜力较大,针对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提出几点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统筹城乡融合发展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之一。本研究基于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的创建这一准自然实验,利用2006—2021年全国25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农旅融合政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运用中介效应模型与调节效应模型探讨了其内在机制及作用的区域异质性。研究结论表明:农旅融合政策显著促进地级市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且在运用合成控制双重差分法(SDID)等对模型进行有效性检验和工具变量法处理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稳健。机制分析显示,农旅融合政策通过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促进城乡人员流动来弥合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通过调节效应模型发现,因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农旅融合政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作用呈现出区域异质性。因此,为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建议持续发挥示范县的带动引领作用,明确非示范县“农业+旅游业”的整体定位和核心竞争力;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性投入,推动城乡间人员的畅通流动;实施精准的差异化措施,更好发挥农旅融合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异质性效应,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与乡村振兴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甘宇  魏祥 《世界农业》2023,(8):113-124
返乡农民工创业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本文使用388份返乡创业农民工调查数据,构建Logit模型,采用熵值法赋权村级指标测算综合得分,实证研究村庄禀赋对返乡农民工创业绩效的影响。分析发现:第一,良好的村庄禀赋对返乡农民工创业绩效有显著积极影响;第二,村庄禀赋影响返乡农民工创业绩效的机制在于村庄禀赋影响创业农民工对生产原料获取和产品销售的便利程度,进而作用于创业绩效。据此,本文建议:持续加大西部地区脱贫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搭建与返乡农民工知识储备契合的多元信息平台,推进和优化农村物流体系建设,从而突破西部地区脱贫县不利的村庄禀赋对返乡农民工创业形成的制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