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在我国农业生产领域中应用率的逐步提高,农业科技示范园成为示范农业先进技术,组织农民和农产品进入市场的主力军。根据各类园区的投资主体、建设规模、科学技术含量、服务区域大小的差异,大致可以划分为四类园区。(一)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二)省、市级区域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三)县域农业科技示范园;(四)民营农业科技示范园。各类区域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在我国农业生产、科研、推广等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一、区域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功能定位选择区域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由于其独特地位和区域性特色…  相似文献   
2.
调节铃期与棉花优质高产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棉花产量和品质与棉铃形成时间和着生空间部位有密切关系,而棉铃的时、空分布又受当地的气候生态、土壤类型、栽培技术、耕作制度和生产条件等因素影响,尤以气候生态因素影响较大。因此,将棉花开花成铃的时间和结铃部位进行调节,使之与当地气候生态因素的最佳结铃期相适应,是实现优质高产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高产棉花密矮群体株型及其同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试验研究,围绕每公顷超1875kg皮棉的高产棉花的密矮群体株型,分析了高产棉花的产量结构,光合效应,成铃时空分布等综合指标及相关关系。讨论了密矮群体株型高产棉花的水肥运筹与生长发育;化学调控与密矮群体株型;促铃描施与开花成铃高峰;库源流等同步栽培技术。提出了增加化控,密矮群体,塑造株型,调整水肥,促进成铃同步栽培体系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4.
棉花高产抗逆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高产抗逆栽培技术李永山,苏彩虹,王靖稳,范巧兰山西省农科院棉花所运城044000山西省棉花产量低,经济效益差。全省每公顷皮棉750kg以上,但不同地区、不同生产条件之间单产水平悬殊较大。有几个县单产稳定在1125k/hm2左右,也有部分县单产只有...  相似文献   
5.
晋南南部油菜晚播覆盖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表明,9月30日覆膜播种与常规9月10日播种油菜各性状差异不显著。覆膜播种日期最晚可在10月10日,过晚播种,不利越冬。两种覆盖方式中,膜侧比膜内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棉花密植、化调、水肥综合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密植、化调、水肥等综合栽培技术。进行了协调棉株生育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0.5万株/hm~2,DPC 90g/hm~2,N、P_2O_5、K_2O 为225、180、135kg/hm~2,盛蕾期浇头水的处理,可以达到株高65~70cm、果枝数10个、果节数3个的株型,形成铃期不封垄、通风透光好的群体结构;叶片的同化能力和根系的活性均较强,在棉株群体、生态环境和棉株体内库源流之间形成了协调的关系。因此,群体的成铃强度达到了4.68万个/hm~2·日,皮棉产量达到了1875kg/hm~2,经济系数达到了0.4以上。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采用5因素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的方法,对影响地膜棉花产量形成的密度、播期、施氮肥量、化控量及果枝数等5项关键性的农艺措施进行了定量化的综合研究.通过3年的研究和多点信息反馈示范试验,建立了地膜棉花产量形成的农艺措施反应模型.确定了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并利用产量反应模型研究了各项农艺措施对产量形成的单独反响以及各项农艺措施间的互作效应.信息反馈示范试验表明,运用优化栽培组合方案其增产幅度大,增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走后直播棉生长发育快,生育期短。干物质积累遵循Logistic曲线方程,随着密度增加,干物质积累速度的曲线前移。叶面积指数是单峰曲线。开花结铃期短而集中,平均铃期57.8天。以每亩留苗8000株皮棉产量最高。栽培对策应选用早熟品种、早播种、早浇水、早施肥、早打顶、高密度。化学调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