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蔗田生态农业的生产实践与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福建省蔗田立体利用多年研究试验和生产实践,进一步探讨在蔗田建立良性生态环境,生产多种农副产品,并在较高水平上达到物质转化和能量循环等若干问题。通过对蔗田集约经营,使其成为食物生产潜力大,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的生产领域。  相似文献   
3.
比较了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南美斑潜蝇后代羧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的活力,结果表明:寄主植物对南美斑潜蝇羧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力影响显著,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南美斑潜蝇后代羧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力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4.
南美斑潜蝇对蔬菜寄主的选择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南美斑潜蝇对豆科、葫芦科、茄科、十字花科、旋花科和伞形花科的20个蔬菜品种的选择性,结果表明,南美斑潜蝇对不同蔬菜作物的选择性从强到弱依次为豆科>葫芦科>茄科>十字花科>旋花科>伞形花科。在豆科蔬菜中南美斑潜蝇最嗜食四季豆,其次是嗜食豇豆,对四棱豆的嗜好性较弱,对毛豆表现为非嗜好性。在葫芦科蔬菜中南美斑潜蝇最嗜食瓠瓜、黄瓜、丝瓜和南瓜,对苦瓜表现为非嗜好性;南美斑潜蝇对不同番茄品种的选择性也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蔬菜产业在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现,成为加入WTO后我省农业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优势产业。2004年,我省蔬菜种植面积达62·2万hm2,总产1317·8万t,产值139·0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10·5%,出口创汇2·3亿美元,成为创汇农业的一大类重要产品,农民人均从蔬菜产业中得到的纯收入约为550元。但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蔬菜等主要农作物病虫生存和发育的温度条件变优,越冬基数增加,越冬死亡率降低,发育和繁殖速率加快,繁殖代数和发生数量增加,加上当前我省农业结构仍然处于调整时期,蔬菜种植面积增加、复…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图按照省政府1990年“发展纲要”提出的实现全省1000万亩果园面积目标,从福建的资源优势,果类规划布局,现状问题,以及进一步实施山地开发的措施意义加以论述,从理论上提出了提高山地树生产水平,促进农村脱贫致富奔 小康的几个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我省糖料产区分布于人多地少、经济发达、气候条件优越的闽南沿海五个市(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漳州)。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上述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糖料、粮食作物、各种名优经济作物及工商业发展占地竞争剧烈。加上糖业体制、生产政策.以及砍运方面的问题,极大地抑制了蔗糖产业的稳定和发展。本文试图在回顾总结一段时期以来我省甘蔗科技推广成效的基础上,继续探讨通过进一步发挥我省闽南沿海种植甘蔗的气候优势和科技优势,强化科技推广,增加蔗田科技含量,提高经济效益,依靠科技进步的威力扭转糖料生产连续下降的不利局面,稳定和发展我省蔗糖产业。  相似文献   
8.
9.
10.
不同鉴别体系对福建省稻瘟病菌的鉴别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不同鉴别体系对福建省稻瘟病菌株的鉴别效果,以期筛选出适合福建稻瘟病菌研究的鉴别体系及其水稻鉴别品种,利用不同鉴别体系对福建省189个稻瘟病单孢菌株对进行了致病型分析,结果表明这些菌株被全国统一生理小种鉴别品种、CO39近等基因系和LTH近等基因系分别划分为15、17、21个致病型,优势致病型分别为ZB13、I34.1和J76.2,出现频率分别为58.72%、47.08%和28.57%,反映的稻瘟病菌群体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680 9、0.737 1和0.863 8,其中采用全国统一生理小种鉴别品种和CO39 NILs作为福建稻瘟病菌株的鉴别体系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