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乡镇企业如何走出目前的经营困境,如何确定自己的战略选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认识。笔者试图从经营理念和管理者收购这一“软”一“硬”两方面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实践教学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可以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工作的能力,逐步学会独立工作,缩短了学校教育与就业需求之间的距离,为日后走向社会顺利就业做好准备。不同学校根据自己的特点,总结出了适合自己的毕业实习模式,为我们取得较好的毕业实习效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长远命题是生存问题、发展问题和组织问题,农民问题的当前趋势是职业分化问题,村民自治问题和专业合作问题。2007年4月29日,本院"三农问题研究中心"举行三农问题双月论坛第三次会议,主题为解读中国农民问题,董忠堂院长参加会议,李允祥副院长主持。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而且是农民最多的国家.至于我国到底有多少农民,则一直争论不休,症结在于争论各方所使用的农民的概念不一致.什么是农民,这个问题似乎很简单,说得通俗一点,农民就是种地的.我认为,农民应该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社会的变革而有不同表达,但其本质应是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以农业生产为其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人群.它是长期从事农业(一般指狭义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并以此为生,有着明显的职业特征.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农民的性质和地位不同.社会主义社会以前的社会中,农民是以生产资料私有(或拥有小块土地,或只拥有土地以外的生产资料)和个体劳动为基础的农业生产者.在封建社会中,农民包括农奴、佃农和自耕农,他们是社会的主要生产者.在奴隶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中,也存在着相当数量的小农生产者,但不是社会的基本生产者.新中国成立后的计划经济年代里,农民是这样一个概念:生活在非城市区域,以从事农业生产(种植业)为主的人群.之所以是农民,是因为没有“城市户口”,农民和非农民是按居住区来划分的.按照  相似文献   
5.
<正>八十年代初,农村合作基金会在全国各地相继成立,是我国农村最大的民间信用组织。作为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农基会经历了十几个春秋,对管好用好集体资金,缓解农村资金供求矛盾,抑制农村民间高利贷现象起到了巨大作用。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的运行,农基会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需引起足够的重视,进行必要的规范和管理。一、农基会的性质和地位农基会成立的初衷是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不以盈利为目的,其经营服务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发展商品生产对资金的迫切要求。但是至今关于它的性质、定位,尚有多种不同的看法:1.是资金合作组织。农基会由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按照自愿、互利,有偿使用的原则而建立的。  相似文献   
6.
<正>品牌,不仅是企业开展营销活动的利器,而且是一种有待开发的,潜力巨大的再生资源。同工业产品一样,农产品也有品牌问题,也要创名牌产品。所谓名牌农产品,首先要有较高的质量,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同时,品牌具有较高的价值含量和文化含量。在我国的农产品市场上已出现了一批具有良好形象的品牌,象河北的“露露”、海南的“椰风”,“恒泰芒果”,四川的“希望”,山东的“龙丰”等等。这些知名品牌的产品首先在产品质量上是同类产品中的佼佼者,同时,这些品牌在同类产品中的市场占有率都比较高。  相似文献   
7.
本文引用墨子《所染》之文阐述的古代帝王、霸主因环境不同走向不同的结局,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环境对于人的影响;也阐述了同一个人因不同时期所处环境不同而导致不同的命运,说明人应当慎重选择所处的环境。同时,阐明了人不仅应当慎重选择环境、适应环境,而且应当优化环境、规划人生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正>经过十几年的改革,我国农业无论是在经济总量上还是在整体素质上,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投入不足,开放滞后,一直困扰着我国农业的发展.近年来出现的工商企业投资农业的现象,为农业提供了一条扩大对内对外开放、获取外部投入的新途径.一、工商企业投资农业的客观必然性首先,利益驱动使企业投资农业成为必然行为.这里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农业的成本利润率高.按照传统观点,农业是弱质产业,比较利益低,无大利可图.之所以弱质,之所以比较利益低,除农业自身原因外,人为割裂农业从生产、加工到销售的各个环节,运输、贮存、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利润返还农业较少,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如果将诸环节都纳入农业的范畴,将农业作为一个完整的产业部门来考虑,农业的投资效益还是很高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