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3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1篇
  2000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研究了太行山低山石灰岩区苹果+小麦复合经营模式的合理经营年限,通过建立树木覆盖率与小麦相对减产率的数学模型,苹果树冠的生长模型,建立了农林复合系统合理经营年限的数学模,可以计算出果麦复合系统不同配置模式的合理经营年龄,经营年限以该地区矫化苹果树最常用的株行距3m*4m为例是4a矮化砧苹果树2m*3m也是4a,2m*6m可达6a。  相似文献   
2.
张家港市位于长江下游,属重枯萎病区,植棉面积20万亩左右。1990年全市种植苏棉1号63850亩,未发生枯萎病,皮棉单产75.9公斤。乐余、晨阳等377亩丰产方平均实收皮棉88.5公斤,其中153.5亩麦套棉亩产103.9公斤,223.5亩麦后棉亩产78公斤。  相似文献   
3.
1983、1987年,我市锦丰乡种植了江苏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棉花新品系6485、6335、6326。在连续5年小区试验和大面积示范种植中,这三个品系表现为:1.出苗快而整齐,长势好。出苗期比同期播的86-1早1~2天,有利于3月中下旬尼龙育苗时—播全苗和培育壮苗。2.早桃比例高,吐絮畅。6485、6335、6326的伏前桃和伏桃比例分别为68.0%、66.5%、57.6%,10月30日前收花率均达到80%以上,比86-1高10~20%。3.株型紧凑,茎秆粗壮有力。据观测,6485、6335、6326  相似文献   
4.
我市1962年开始发生棉花枯萎病,1975年在重病田开始推广抗病品种,1983年全市棉花获大丰收,平均亩产137.6斤,重点产区常熟市、沙洲县亩产分别达171.9斤和144.4斤,产量都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 一、选引抗病高产品种 第一阶段为1974~1976年。选用抗病品种陕401、陕112、62-200,其中以陕401表现突出。1976年种植面积达7万亩,亩产达到百斤左右,为病区保面积,保产量作出了一定贡献。第二阶段为1977~1979年,种植  相似文献   
5.
6.
1983年,沙洲县棉花获得大丰收.全县有1个乡、16个村、385个队、15087个承包户,皮棉亩产超200斤.为了探索棉花高产栽培技术,我们在大面积测产普查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查核实了36户亩产超过200斤的38块高产田,对其植棉经验作如下剖析.产量结构及特点高产田平均密度为4313株,单株结铃22.7个,每亩总铃9.76万个.其中每亩铃数8~9万的有10块,9~10万的有12块,10万以上的有16块.单铃重3.02克,衣分37.25%,亩产为200.2~277.8斤,平均219.3斤.  相似文献   
7.
大量研究表明 ,农林复合系统对农田生态环境具有综合的改良作用 ,它是当前人类改善自然环境中积极、有效而又力所能及的生物工程 ,对系统的小气候的形成起到调节作用。林粮复合模式是太行山低山丘陵石灰岩区重要的复合农林业模式之一 ,对此模式已进行了许多研究[1~ 3] 。但在该区对林姜复合模式的研究尚属少见[4~ 6] 。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局地气候条件 ,实行种间互补 ,使复合农林业达到可持续经营的目的 ,本文根据生姜 ( Zingiber officinaleRosc.)的生理生态学特点 ,按照生态位原理 ,设计并提出了林姜复合模式。1 试验区概况  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