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篇
  2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4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3 毫秒
1.
王正贵  孙倩  何军 《森林工程》2001,17(1):36-37
本文根据目前工程造价管理的实践,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如何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四点具体意见,很有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不同杀虫剂对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人工控制蚜虫和人工接种蚜虫的方法,研究阿维菌素、毒死蜱、吡虫啉、乐果4种杀虫剂推荐剂量及3倍、6倍推荐剂量对弱筋小麦扬麦13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探寻施用杀虫剂对小麦的毒害效应、减轻虫害的正效应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①在无虫处理中,喷施杀虫剂后扬麦13的产量和品质较对照有下降趋势,施药表现出一定毒害作用,尤其在过量(6倍推荐剂量)施药情况下,影响最为显著;在有虫处理中,喷施杀虫剂减轻害虫的为害,使扬麦13的产量和品质指标有显著的提高;②4种供试杀虫剂中,阿维菌素、毒死蜱较吡虫啉、乐果对扬麦13的毒害效应小,增产作用大;③杀虫剂使用减轻虫害的正效应均明显大于其毒害效应,在推荐施用剂量下,后者可忽略不计,但在超剂量用药时毒害效应则显著增加,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3.
麦田常用除草剂对弱筋小麦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室外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麦田常用的苯磺隆、使它隆、异丙隆、骠马、绿麦隆5种除草剂对弱筋小麦扬麦13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药后5d,5种除草剂处理均导致小麦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不同程度下降.除草剂严重影响了光合速率,几乎所有处理光合速率均受到抑制,异丙隆倍量处理抑制率最大,达27%.小麦体内SOD活性明显受到除草剂影响,表现为先升高、后逐渐恢复至对照水平;POD活性也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多数处理药后30 d低于对照;CAT活性对除草剂比较敏感,用药后5 d即显著升高,其后影响逐步减小,直至药后30d恢复到对照水平;除草剂对MDA含量影响相对较小,多数处理MDA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为给小麦优质高效安全生产中科学使用杀虫剂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以弱筋小麦扬麦13、强筋小麦烟农19为材料,在开花末期分别喷施推荐、3倍、6倍剂量的阿维菌素、毒死蜱、吡虫啉、乐果4种杀虫剂,研究其对小麦旗叶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杀虫剂处理会改变小麦旗叶的SPAD值、光合速率及叶绿素荧光特性,且剂量越高影响越明显;不同类型杀虫剂对小麦光合速率及荧光特性的影响程度不同,影响较大的杀虫剂是吡虫啉和乐果,其次是毒死蜱,最后是阿维菌素;不同小麦品种对杀虫剂的耐受性不同,弱筋小麦扬麦13比强筋小麦烟农19的耐受性强.杀虫剂处理主要是通过降低叶片叶绿素含量、光系统Ⅱ的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和光化学荧光淬灭系教(qP),引起单叶光合速率下降,最终导致小麦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5.
几种除草剂对小麦籽粒产量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评价除草剂的负效应,研究了大田条件下苯磺隆、使它隆、异丙隆、骠马和绿麦隆5种除草剂春季施用对强筋小麦烟农19和弱筋小麦扬麦13的籽粒产量及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除草剂处理后对小麦株高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表现为高剂量抑制作用强,低剂量抑制作用较弱,其中抑制作用最强的为异丙隆2倍量处理,其抑制率达对照的9.6...  相似文献   
6.
化学杀虫剂对弱筋小麦籽粒安全性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索弱筋小麦优质、高效、安全生产的杀虫剂使用方法,以扬麦13为材料,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评价了三种化学杀虫剂在不同时期喷施对籽粒安全性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化学杀虫剂在不同时期施用,均对小麦生长安全,不影响小麦的食用安全性。喷施化学杀虫剂后,显著降低籽粒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淀粉含量,极显著提高蛋白质产量、淀粉产量和千粒重,RVA粘度特性大多数参数值上升,出粉率和弱化度显著提高,形成时间、稳定时间、评价值降低,而对拉伸仪参数无显著影响;吡虫啉和氧化乐果对品质改善的作用略大于毒死蜱。在抽穗开花期至花后7 d喷施,可获得较高的千粒重、蛋白质产量和淀粉产量,同时蛋白质含量较低,淀粉含量较高,粉质参数中形成时间、稳定时间较低,弱化度较高,更有利于弱筋小麦品质的形成;喷施时期对扬麦13直链淀粉含量、总淀粉含量和RVA粘度特性参数、拉伸仪参数的影响较小,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药剂和喷施时期之间互作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小麦抽穗至灌浆期蚜虫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了系统研究小麦大田麦蚜防治技术,以弱筋小麦扬麦13为材料,调查了抽穗至灌浆期麦蚜与天敌的数量动态,研究了阿维菌素、吡虫啉、毒死蜱和乐果四种农药对麦蚜的防治效果和对天敌的影响以及麦蚜的防治适期.结果表明,天敌量随麦蚜密度的波动而波动,两者关系达极显著水平(r=0.93**);所选四种农药对麦蚜的防治效果均较好,但生物农药阿维菌素和选择性杀虫剂吡虫啉对天敌的杀伤率较低;在抽穗开花期至花后7 d即麦蚜发生初盛期进行一次性施药防治,可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麦田治蚜对灰飞虱有一定兼治作用,但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8.
除草剂苯磺隆对麦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评价施用苯磺隆对土壤环境的生态效应,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苯磺隆对麦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苯磺隆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具有激活作用,且浓度越高,激活作用越强;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表现为0.13、0.25和0.50 g·kg-1浓度处理轻微激活,1.00 g·kg-1浓度处理抑制;苯磺隆在处理初期抑制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喷药后10 d开始激活,至30 d逐渐恢复至清水对照水平;苯磺隆对土壤蔗糖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苯磺隆对各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均为短期效应,除1.00 g·kg-1浓度处理外,其余处理酶活性在试验后期均能逐渐恢复至对照水平,对麦田土壤生态系统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杂交粳稻钵苗机插精确定量高产栽培技术,进一步提高机插秧水稻产量,增加水稻生产效益,从培育壮秧、机插及大田精确管理等方面进行示范。通过示范,获得了杂交粳稻钵苗机插精确定量高产栽培技术途径,为大面积推广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0.
采用室外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麦田常用的苯磺隆、使它隆、异丙隆、骠马、绿麦隆5种除草剂对弱筋小麦扬麦13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药后5d,5种除草剂处理均导致小麦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不同程度下降。除草剂严重影响了光合速率,几乎所有处理光合速率均受到抑制,异丙隆倍量处理抑制率最大,达27%。小麦体内SOD活性明显受到除草剂影响,表现为先升高、后逐渐恢复至对照水平;POD活性也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多数处理药后30d低于对照;CAT活性对除草剂比较敏感,用药后5d即显著升高,其后影响逐步减小,直至药后30d恢复到对照水平;除草剂对MDA含量影响相对较小,多数处理MDA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