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3篇
水产渔业   1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以日本金龟子幼虫为繁殖寄主,对春黑小土蜂的人工繁殖技术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土蜂幼虫的发育历期,寄生三龄蛴螬的比二龄蛴螬的平均短3.76d;成茧率高1.87倍。二龄蛴螬繁殖的土蜂80%以上是雄性,三龄蛴螬繁殖的雌性蜂占60%以上。5%蜂蜜水和蔗糖水是成蜂较为理想的营养补充饲料。寄生作用率随接蜂数量的增加而减少。在土蜂产卵高峰期,种内干扰系数最高。单雌平均获卵量和获茧数随更换寄主频次的增加而增加,以每8h更换一次寄主最为适合。  相似文献   
2.
引进天敌昆虫的效果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天敌昆虫引进20多年来各阶段的引种量、引进重复率、引种国际范围、引种单位、引进种类和引进后的应用情况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年平均引种量虽然逐年有所上升,但每年基本上维持在8~10种次。2次、3次引种重复率逐年降低,至2000年2次引种率大约23%。3次引种率在10%左右。引种目标国由4个到38个,引种单位数量变化相对不大,1986年后年平均基本上维持在10个左右。应用效果分3种类型:(1)建立种群起到控害作用;(2)建立不稳定种群控害效果不明显;(3)未能建立种群。  相似文献   
3.
利用“Y”型选择器和草地寄主搜寻试验,就春臀钩土蜂两个品系和日本丽金龟瞥钩土蜂对日本金龟子的搜索能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种土蜂的3个品系对日本金龟子3龄幼虫的存在与否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辨别能力。虫粪对土蜂搜索寄主有一定的引导作用,但日本丽金龟臀钩土蜂的趋性没有春臀钩土蜂明显。寄主虫体气味与虫粪混合存在比只有虫粪存在更能吸引土蜂。土蜂可以在相隔两个侧臂20cm的距离内感知金龟子幼虫的存在;当寄主与非寄主金龟子同时存在时,不能辨别出寄主;但能通过虫粪辨认寄主所在方向。春臀钩土蜂两个品系对日本金龟子幼虫气味表现出极强的趋性。日本丽金龟臀钩土蜂则受非寄主幼虫气味干扰。草地寄主搜寻试验表明,春臀钩土蜂CH—SD品系仅搜索内开口隧道内幼虫;A—NC品系对隧道的开口没有表现出特殊的选择性。67.5%雌蜂能够感知寄主幼虫的存在并自行挖洞搜索。寄主粪便可以引导土蜂从人工隧道开口进入。网罩内草地上的虫粪可以干扰土蜂对地下寄主位置的判断。  相似文献   
4.
甘露青鱼肌肉营养分析和评价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取材太湖流域无锡甘露水产公司养殖的大青鱼,采用化学及仪器分析手段,对青鱼含肉率及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测定,含肉率为71 08%,肌肉中蛋白质含量为16 56%,脂肪含量为14 08%,其中70 73%为不饱和脂肪酸,18种氨基酸总量为14 91%,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为6 07%,4种鲜味氨基酸的含量为5 62%,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通过大量基础数据综合评价甘露青鱼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5.
寄生蜂的滞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寄生蜂在农林害虫生物防治中至为重要,调控其发育对提高产品贮存期、延长控害时间、适时防治等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列举并分析了127种寄生蜂的滞育特点,总结了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进展,归纳出:(1)温度与光周期是影响滞育状态的关键因子,寄主及营养状态会影响滞育;(2)滞育敏感虫态多为滞育虫态的前一个发育时段;(3)部分种类存在母代效应,其子代抗逆性与适应力更强;(4)通过滞育延长寄生蜂产品的货架期是可行的,滞育贮存期最长可达16个月;(5)滞育后生物学研究表明,滞育解除后当代及子代的生防性能提升,但也付出种群死亡率增高的代价。在此基础上对寄生蜂滞育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以脱脂蝇蛆粉为大草蛉幼虫人工饲料的基础成分,采用胶囊法配制人工饲料饲养大草蛉幼虫,获得幼虫存活率96.7%,羽化率65.5%,幼虫发育历期13.7±0.5d,蛹重20.08±1.59mg.对优化配方饲养的大草蛉3龄幼虫中肠蛋白酶、海藻糖酶和脂肪酶三种消化酶进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人工饲料组的蛋白酶活力比饲喂蚜虫对照组高3.88倍;海藻糖酶活力高出比例为0.65;脂肪酶活力相差比例为0.46.说明该人工饲料中的蛋白含量过高,而脂类含量则有所欠缺.测定结果为今后的饲料配方进一步改进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7.
龟纹瓢虫幼虫人工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蝇蛆和黄粉虫蛹作为外源动物蛋白配制龟纹瓢虫幼虫人工饲料,从初孵幼虫开始饲喂,以幼虫历期、幼虫存活率、蛹历期、羽化率、成虫体重、成虫获得率作为评价指标,对外源动物蛋白的添加形式进行筛选,蝇蛆及黄粉虫蛹脱脂粉饲喂效果均优于其他蛋白形式;在上述结论配方的基础上,以脱脂粉、酵母抽提物、蔗糖和橄榄油为主成分进行L9(34)正交试验,经Duncan's新复极差检验分析,得出两组优化配方:(1)蝇蛆脱脂粉0.50g、酵母抽提物0.25g、蔗糖0.30g、橄榄油0.01g;(2)黄粉虫蛹脱脂粉0.50g、酵母抽提物0.35g、蔗糖0.30g、橄榄油0.02g.验证饲养表明,两组理论优化配方均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8.
本文观察了四斑小毛瓢虫Scymnus frontalis各虫态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比较了其在不同温度下的发育历期,取食桃蚜Myzus persicae、大豆蚜Aphis glycines、麦长管蚜Macrosiphum avenae和刺槐蚜A.robiniae对其捕食量和幼虫发育历期的影响。在182、02、32、62、9℃条件下,四斑小毛瓢虫卵到成虫的发育时间分别为32.91、27.18、22.23、17.25、14.93d。四斑小毛瓢虫幼虫对桃蚜、大豆蚜、麦长管蚜、刺槐蚜的捕食量分别为82.97、64.70、58.57、76.11头;相应发育历期分别为9.80、10.901、0.86、9.86d。在26℃、RH70%的条件下,用桃蚜饲养四斑小毛瓢虫效果最好,成虫获得率达88%。四斑小毛瓢虫的卵期、幼虫期、蛹期及产卵前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2.875、.45、11.72、14.41℃和40.94、210.915、8.54、54.42日度。  相似文献   
9.
芦苇格姬小蜂的生活习性及寄生行为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苇格姬小蜂(Pnigalio phragmitis Erdos)是美洲斑潜蝇(Liromyza sativae Blamchard)幼虫的外寄生蜂,目前对该寄生蜂只作过有效积温的研究,其寄生行为的研究未见报道。本文对其生活习性及寄生行为进行了初步的观察研究,为今后大量繁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大草蛉幼虫人工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蝇蛆匀浆液、全脂蝇蛆粉、脱脂蝇蛆粉、酵母粉、猪肝分别作为主成分,添加生鸡蛋黄、蔗糖等配成大草蛉幼虫的人工饲料,从二龄开始饲养,以幼虫存活率、羽化率等作为评价指标,通过比较得出,含蝇蛆蛋白饲料饲养效果优于酵母粉和猪肝。3种蝇蛆蛋白饲料中,含脱脂蝇蛆粉的配方实用效果最佳,幼虫存活率达96%,羽化率达58.3%。采用均匀设计法优化饲料配方,用SA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得到饲料中4个主要成分的最佳配比:猪肝2.0g、脱脂蝇蛆粉2.3g、蔗糖0.3g、鸡蛋黄1.7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