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晨曦 《福建茶叶》2016,(5):392-393
词语中所阐释的含义是一个民族或国家风俗习性,文化价值的重要表现。研究词语中所体现的文化内涵以及翻译表达形式是研究一个国家思想文化的重要手段。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驰名中外,在古代中国时期经丝绸之路传入西方国家,成为西方社会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饮品,经过西方文化的熏陶,形成独具特色的西方"茶"文化内涵。在不同民族习俗背景下经过长期发展和演变,茶文化被赋予不同含义和表现形式。本文首先对中西茶文化的内涵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茶"文化中所体现的翻译内涵进行研究。来提高我们对中西方茶文化内涵的理解和翻译能力,从而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
王晨曦  汪驰  胡燕玲 《湖南农机》2012,39(3):153-155
文章结合目前已初见的房产税开征效果,分别探讨其对房地产市场、财政收入和社会贫富差距的实际影响,比较其与理论期望的差距与原因,得出房产税的效果是长期的,另外现行的方案有待向存量房开征房产税、采用差异化和累进制税率相结合方向改善,且配套完善的房地产相关政策,才能更好地实施其政府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菌剂拌土对玉米茎基腐病的预防和促生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发用于宁夏玉米茎基腐病预防的微生物菌剂.温室条件下检测了3株芽孢杆菌对玉米茎基腐病的预防和促生效果,研究了3株菌的相容性,田间试验验证了复合微生物菌剂拌土对宁夏玉米茎基腐病的预防与促生效果.温室试验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HR15、萎缩芽孢杆菌(B.atrophaeus)HR37和贝莱斯芽孢杆菌(B.velezensis)HR55对宁夏玉米茎基腐病具有较明显的预防效果和促生长作用;相容性试验结果表明3株芽孢杆菌之间不存在相互抑制作用.田间试验结果证实微生物菌剂M1对宁夏玉米茎基腐病的预防效果达60%以上;微生物菌剂M2在乳熟期的预防效果为58.31%,蜡熟期达65.10%.2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在乳熟期的防效与噁霉灵可湿性粉剂无显著差异,与微生物菌剂对照的防效之间有显著差异.微生物菌剂M1和M2明显促进玉米的出苗率和株高,对出苗率的促生效果与噁霉灵可湿性粉剂无显著差异.微生物菌剂M1和M2处理组的玉米产量高于噁霉灵可湿性粉剂与微生物菌剂对照处理组,有效增加有效穗数、千粒重、穗行数、行粒数、穗粒数,明显降低玉米秃尖长度.微生物菌剂M1和M2可以有效预防宁夏玉米茎基腐病,为粮食安全和玉米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当今世界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中国的体育事业也随之发展,并且发展速度之快,有目共睹.因此,为了使体育事业快速、向好地发展,作为我国体育事业主管机构的体育事业单位,其内部管理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缺陷应得到及时的发现与完善,而在众多管理体制中,单位的财务管理体制应予以更多的关注.本文首先阐述了体育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概念,其次通过分析指出了我国体育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缺陷,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完善体育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为建立一种利用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RT-LAMP)快速检测A型塞内卡病毒(SVA)的方法,从SVA细胞培养液中提取总RNA,根据SVA VP1基因序列,设计一套对应目的片段6个区域的4条特异性引物进行核酸扩增,建立RT-LAMP检测方法。利用建立的RT-LAMP检测方法对口蹄疫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瘟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与塞内卡病毒进行特异性试验。将SVA VP1质粒10倍梯度稀释液作为模板(1×10~0~1×10~7拷贝)进行RT-LAMP和RT-PCR反应,测试RT-LAMP检测方法的灵敏性。采集疑似发病猪的鼻腔拭子和水疱液共126份样品,应用RT-LAMP和RT-PCR检测,加入SYBR GreenⅠ进行可视化鉴定。结果表明,与传统RT-PCR相比,RT-LAMP检测方法灵敏度高1 000倍,且与其他病毒无交叉反应,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临床样品检测结果显示,鼻腔拭子样本SVA阳性率为29.6%,水疱液样本SVA阳性率为100.0%,2种方法检测结果一致,符合率为100%。综上所述,本研究建立的RT-LAMP检测方法准确、简便、经济有效,尤其适用于现场和基层实验室对SVA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6.
王晨曦 《山东饲料》2013,(11):37+127
当今世界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中国的体育事业也随之发展,并且发展速度之快,有目共睹。因此,为了使体育事业快速、向好地发展,作为我国体育事业主管机构的体育事业单位,其内部管理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缺陷应得到及时的发现与完善,而在众多管理体制中,单位的财务管理体制应予以更多的关注。本文首先阐述了体育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概念,其次通过分析指出了我国体育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缺陷,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完善体育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为在牦牛养殖中合理使用狼尾草属杂交牧草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通过体外方法 对狼尾草属杂交牧草进行营养价值评定并与全株玉米青贮作比较,探究狼尾草属杂交牧草在牦牛养殖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通过以下三方面进行:(1)比较两种粗饲料的常规营养成分;(2)应用CNCPS体系评价并比较两种粗饲料的营养价值;(3)应用体外产气技术测定并比较两种粗饲料的体外发酵产气量和养分降解率。结果表明:(1)狼尾草属杂交牧草的粗脂肪、粗蛋白质、淀粉和磷的含量均极显著低于全株玉米青贮(P <0.01),分别低55%、25%、51%和46%。狼尾草属杂交牧草的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都极显著高于全株玉米青贮(P <0.01),分别高44%和67%。狼尾草属杂交牧草的非蛋白氮和中性洗涤不溶性蛋白含量都显著高于全株玉米青贮(P <0.05),分别高38%和59%。(2)CNCPS评定结果表明,在碳水化合物组分中,狼尾草属杂交牧草的中速降解部分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分别低于全株玉米青贮50%和50%且差异极显著(P <0.01),慢速降解部分含量比全株玉米青贮高78%且差异显著(P <0....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比例白酒糟和发酵白酒糟替代饲粮中粗料对西门塔尔杂交公牛(西门塔尔牛×本地黄牛)瘤胃发酵参数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采用2×3双因素试验设计。选取49头体重相近[(491.35±48.32)kg]、健康状况良好的西门塔尔杂交公牛,随机分为7组,每组7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处理组分别饲喂用20%,40%和60%白酒糟和发酵白酒糟以粗料形式替换基础饲粮中皇竹草配制的全混合日粮,预饲期15 d,正饲期60 d。结果显示:(1)发酵白酒糟组丙酸、丁酸、异丁酸、异戊酸以及总挥发性脂肪(VFA)酸含量显著高于白酒糟组(P < 0.05)|酒糟添加水平对乙酸、丙酸、异丁酸、异戊酸、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以及乙丙比均有显著影响(P < 0.05)|酒糟类型和酒糟添加水平对瘤胃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无显著交互作用(P > 0.05)。(2)发酵白酒糟组瘤胃微生物蛋白显著高于白酒糟组(P < 0.05)|酒糟添加水平对pH、氨态氮及微生物蛋白均有显著影响(P < 0.05)|酒糟类型和酒糟添加水平对微生物蛋白(MCP)有显著的互作效应(P < 0.05)。(3)酒糟类型及添加量对微生物多样性及丰度无显著影响且酒糟类型与酒糟添加量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P > 0.05)。(4)门水平上,优势菌门均为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其中发酵白酒糟组放线菌门丰度显著低于白酒糟组(P < 0.05)|属水平上,优势菌属均为普雷沃氏菌属。40%替代组和60%替代组中拟杆菌属BS11丰度较20%替代组显著降低 | 40%和60%发酵白酒糟替代组瘤胃球菌属2丰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 < 0.05)。各处理组其他几种菌属丰度差异不显著(P > 0.05)。综上所述,发酵白酒糟对西杂牛瘤胃NH3-N的代谢和MCP的合成效果优于白酒糟。发酵白酒糟更有利于改善瘤胃发酵方式。白酒糟和发酵白酒糟对西杂牛瘤胃微生物门水平上的两种主要优势菌门(拟杆菌门、厚壁菌门)丰度无显著影响。发酵白酒糟和白酒糟用量较高时,发酵白酒糟维持西杂牛瘤胃微生物多样性更加有利,且能促进普雷沃氏菌属的生长和繁殖。 [关键词] 发酵白酒糟|西门塔尔杂交牛牛|瘤胃发酵参数|微生物区系  相似文献   
9.
上海又一天然次生林保护区——佘山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佘山地区森林50多年的次生演替过程,对揭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次生演替规律,确定上海地带性植被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此外,佘山地区作为上海城市森林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上海的生态环境、城市景观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有着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比较四川牦牛常规粗饲料的营养价值,试验选用燕麦干草、青贮燕麦、天然牧草,对其进行营养成分和体外产气分析。体内消化试验于四川省红原县进行,选取9头初始体重为(150±10) kg的麦洼公牦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3头牛。试验结果如下:1)天然牧草粗蛋白(crude protein, CP)含量显著高于青贮燕麦和燕麦干草(P<0.05);天然牧草的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 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 ADF)含量显著低于青贮燕麦(P<0.05);2)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动态评价体系(cornell net carbohydrate and protein system, CNCPS)中,青贮燕麦的非蛋白氮(non-protein nitrogen, PA)部分显著高于燕麦干草和天然牧草(P<0.05);天然牧草的快速降解蛋白(rapidly degraded protein, PB1)、慢速降解蛋白(slowly degraded protein, PB3)含量最高,且不可降解蛋白(undegraded protein, PC)含量最低;青贮燕麦的不可利用纤维(undegraded fiber, CC)含量显著高于天然牧草和燕麦干草(P<0.05);可利用纤维(available fiber, CB2)、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s, NSC)含量显著低于天然牧草和燕麦干草(P<0.05);3)天然牧草的NDF、CP消化率均显著高于燕麦干草和青贮燕麦(P<0.05);天然牧草ADF消化率显著高于青贮燕麦(P<0.05),与燕麦干草差异不显著(P>0.05);4)天然牧草牦牛瘤胃液的NH3-N浓度显著高于青贮燕麦和燕麦干草组(P<0.05),而其微生物蛋白质(microbial crude protein, MCP)产量显著高于燕麦干草组,与青贮燕麦组差异不显著;燕麦干草总挥发性脂肪酸(total volatile fatty acid, TVFA)产量最高;5)天然牧草组的产气量显著高于青贮燕麦组(P<0.05),与燕麦干草组差异不显著(P>0.05);体外降解方面,燕麦干草的体外干物质降解率(in vitro dry matter digestibility, IVDMD)、体外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in vitro neutral detergent fiber digestibility, IVNDFD)、体外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in vitro acid detergent fiber digestibility, IVADFD)最高,其中,IVDMD显著高于青贮燕麦(P<0.05),与天然牧草差异不显著(P>0.05);IVNDFD、IVADFD与其他两种饲草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上,CNCPS分析的各组分含量所反映的瘤胃发酵状况、体外产气法所测定的结果与牦牛体内消化试验测定的各养分消化率和瘤胃代谢产物结果基本吻合, 3种饲草的营养价值由高到低依次为天然牧草>燕麦干草>青贮燕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