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3篇
  13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用菌废菌料回填脐橙果园改土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用菌和果树产业是我市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废菌料(渣)到处抛弃,既污染环境,也不利菌业的发展。果业栽培以山地为主,我市山地以红、黄壤为多,土质酸、粘、瘦,有机质含量低,对建立高产、优质果业生产基地不利,为改良山地果园的土质,建立高产优质果园,同时为大量的食用菌废菌料寻找出路,我市于2001年秋季开展食用菌废菌料回填果园改土的试验,取得明显的成效。现将有关技术总结如下:1回填果园方法果园施用废菌料是在结合果园扩穴改土时在果树树冠滴水线处,挖宽40cm、深40cm,长度与树冠宽相同的填肥穴,挖出的…  相似文献   
2.
从三明市农业环境现状与发展农产品安全质量生产实际出发,阐述了目前农产品安全质量存在的问题和大力发展农产品安全质量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3.
4.
杨勇  宋兵魁  陈颖  王文美  赵磊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455-13457
选取天津市宁河县设施农业黄瓜为示范工程,采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进行种植,同时取附近普通对照区用传统方法种植做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示范区在CO2效应与热量效应、土壤改良、作物生长及品质改善等方面均优于对照区。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分析得出,示范区的化肥施用量节约50%以上,产量增加45%,经济收益提高39%。同时,削减农田径流面源污染负荷TN 1.07 kg/hm2、TP0.11 kg/hm2,综合效益明显优于对照区。  相似文献   
5.
<正> 鲁麦20号系用CO_2激光与快中子复合处理“70-4-92-1”小麦干种子,经连年选育在育成三个各具特色的姊妹系(321B、321C及321E)基础上,又经钴~(6y)γ射线辐照321E花粉诱变选育而成的一个特早熟矮秆冬小麦新品种(原代号为883004、鲁原早)。于1992年8月经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专业组审定定名。一、特征特性 (1)鲁麦20号属春化反应迟钝型,具有弱冬性和春性品种的双重特点,可秋播及春播。(2)晚播早熟、生育期短。  相似文献   
6.
运用Excel计算机应用软件,并根据检测元素的需要,分别建立计算模式,计算农业化学分析测试中的检测结果可以简化计算步骤,取得快速准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加快实施农业环境保护条例的若干浅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农业生态环境污染较严重,分析了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现代的农业生产、工业污染由城市向农村转移、某些地区农业资源的人为过度开发,造成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提出明确职责、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检验检测机构,强化监管、加大治理力度等,从而加快实施《福建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的措施,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9.
80年代以来,采用不同诱变技术选育出200多个稳定株系,经筛选、鉴定、综合评议选育出40多个优良新品系。辐射与杂交相结合选育的稳定株系占总株系的45.6%;辐照干种子的选育效果恒定,稳定株系及优良新品系所占比率均达11%以上;辐照干种子、花粉以及辐射与植物细胞组织培养相结合,三代即可选育出一定数量的稳定株系。从稳定株系优异性状的选择看出;辐照干种子、辐射与杂交相结合以及辐照花粉、合子等对于提早抽穗、改良熟性作用较大;幼胚离体培养与辐照诱变相结合利于选择大穗、大粒型材料。  相似文献   
10.
近地空间处理小麦干种子对 M_1的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通过"940703"卫星搭载进行近地空间处理小麦千种子,可使 M_2幼苗叶片数减少,苗高降低,田间的出苗率和成株率有所下降,而对根部的生长表现出刺激作用;与300Gy~(60)Coγ射线处理相比,其 M_1损伤效应显著降低,采用幼苗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也得到充分证实。但近地空间处理在 M_1便有较多的机率产生符合育种目标的一些有益的性状变异,如矮秆、长穗等,频率可达2.22%~11.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