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林业   5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培育55 d的银新杨、白榆和文冠果营养钵苗在生长季6月、7月和8月不同时间进行造林,测定缓苗期3个树种叶片的光合指标,以期为幼苗缓苗期的管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3个树种的光合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同一树种不同造林时间的净光合速率无显著差异,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则存在差异,以7月的值最大。3个树种在不同造林时间的光合特性变化基本一致,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与胞间 CO2浓度在栽后1~3 d出现持续下降,4 d开始回升,5~7 d内恢复到栽前水平。3个树种在不同造林时间的缓苗期为5~7 d,此时应该加强土壤水分的管理,保证水分供应充足,确保幼苗尽快度过缓苗期,提高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2.
对廊坊市3家生态餐厅进行植物种类调查和适应性评价分析,植物选择结果显示:3个生态餐厅内植物多以常绿小乔木和灌木为主。植物的适应性评价结果显示:大多数植物的适应性等级在中、上等,仅有少部分植物适应性得分较低,逐渐被部分生态餐厅淘汰。根据调查分析筛选出适宜的种类,为廊坊地区生态餐厅种植植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采用种条培育55d的银×新杨和俄罗斯大果沙棘营养钵扦插苗、白榆和文冠果营养钵播种苗在6、7、8月不同生长季进行造林,测定不同造林时间和不同缓苗期4个树种的生理生化指标,以期为干旱区生长季造林及缓苗期的管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白榆在生长季不同时间造林时,除脯氨酸含量在7月造林时明显高于6、8月外,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无明显差异;俄罗斯大果沙棘在6月造林时,可溶性糖、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均高于7、8月造林;银×新杨的脯氨酸含量在7月造林时明显高于6、8月,但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表现为8月高;文冠果7月造林时的可溶性糖、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高于6、8月。白榆,银×新杨在6、7、8月均可造林,俄罗斯大果沙棘在6月造林、文冠果在7月造林较易成活。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历年移栽大苗(树(成活率低的原因,提出选择适宜该地区气候条件的树种、栽植时间和移栽中的选苗、起苗、运输、栽植与栽后管理的关键技术,以期达到高成活率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大豆消费和进口大国,推动大豆产业振兴、强化大豆种业科技创新对于保障我国粮饲安全意义重大。结合2016年以来我国大豆种植面积、产量、进口量等数据及相关研究进展,深入分析我国大豆产业所面临的刚性需求量大且长期依靠进口、平均单产水平低且种植面积受限、大豆进口面临潜在风险且不易疏解等形势挑战,简述了“十三五”期间我国大豆种业科技创新发展成效,系统分析了我国大豆种业科技创新面临的种质资源研究水平不高、原始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商业化育种体系不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滞后等问题,并据此提出我国大豆种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推动我国大豆种业科技自立自强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林场银×新杨、银白杨、新疆杨3个杨树品种的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场银×新杨在树木生长前期的生长量与银白杨、新疆杨无差异;林场银×新杨的速生期持续时间长,树木生长15年后林场银×新杨的生长优势逐渐显现出来。说明林场银×新杨适合营造栽植时间长的大径级用材林。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塔里木河流域荒漠柽柳生物量特征.[方法]该研究针对塔里木河流域荒漠柽柳的生物量进行研究,采集不同盖度下的柽柳样本,分析其地下、地下生物量分布特征.[结果](1)柽柳地上生物量随着覆盖度的增加而增加.(2)以标准株柽柳地上生物量为x,地下生物量为y,进行方程拟合得出地上-地下生物量之间的异速方程y =5.517 7x0.8346 (R2 =0.820 8).(3)柽柳灌丛地上生物量与灌丛地径、株高有极强的正相关性,生物量与冠幅在0.05水平上相关性显著.[结论]该研究为监测评估以灌木柽柳为主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全株收获法和价值量评估方法,测定新疆塔里木河中游的盐生地、沙地、岩性土地等3种立地条件下柽柳灌丛碳储量及固碳价值,结果表明:(1)沙地柽柳灌丛的碳储量远大于盐生地和岩性土地,3者的碳储量之比为C沙地∶C盐生地∶C岩性土地=9.92∶4.62∶1。(2)沙地、盐生地柽柳灌丛的地上部分碳储量分别是其地下部分碳储量的1.21倍和3.53倍。(3)沙地柽柳灌丛不同器官的固碳量排序为:根枝干,盐生地和岩性土地各器官固碳量排序为:干枝根。(4)塔河流域中游柽柳林固碳价值为39 192.63元/hm2,其中柽柳灌丛固碳价值占80.79%,土壤占19.21%。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的交汇融合引发了数据迅猛增长,数据已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方法】为深入了解我国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应用情况,文章详细介绍了我国农业农村大数据的发展现状,重点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挑战,以及应遵循的路径。【结果】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推动共享开放、强化应用、完善法律法规的政策建议。【结论】通过发展农业农村大数据,将有效推动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步伐,我国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0.
作者简介:王文月(1986-),女,河北省永清县人,学士,林业工程师。研究方向:花卉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