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2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袋栽香菇菌筒制作成品率高低是影响生产效益的首要环节,在实践中要求切实注意以下几个实际问题。一、拌料与装料:拌料时,要视木屑质地、粗细及干燥度等实际,决定原料含水量多与寡。如软质及粗粒状木屑含水量应控制56~58%,硬质及细碎木屑以54%为宜,切忌培养料过湿。拌料后要集中力量装料,力争在6小时内完成即进锅灭菌,减少灭菌前微生物自繁生物量;严禁在直射阳光下操作,以免培养料泛酸。装料适当填紧,以手捏无明显痕迹为适。为防止灭菌“胀筒”,  相似文献   
3.
4.
花菇是香菇中的上品,其菌盖纹理雅观,肉质脆嫩,香味浓郁,驰名中外。我们通过多年栽培研究,已证明在自然气候条件下,人为控制某些环境因子,培育成花菇是可行的,用代料栽培花菇,可成倍地增加经济效益,前景广阔。现将在实践中的粗浅体会简述如下: (一)选栽良种 用于代料栽培花菇的品种,要求选择子实体单生,不易开伞,菌盖圆整、肥厚的中低温型的菌株。经本所多年的品比试验,已选育出的香菇901菌株,它能符合上述要求,比较适合生产花菇。  相似文献   
5.
Web系统性能测试以验船师考试系统作为测试对象,结合系统性能测试复杂、多用户负载模拟难度较高的现状,重点针对该系统应用的实时性、稳定性和容错性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LoadRunner的面向验船师考试系统的性能测试方案,对考试系统的关键环节、资源分布情况、硬件性能进行测试。在对测试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影响系统性能的关键性因素,提出了系统性能优化方案,并对系统进行调优。通过对验船师考试系统的性能测试及优化方法的研究,解决了该系统的性能问题,为Web应用的性能测试提供了有效的测试及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前,木屑压块栽培香菇普遍采用室内床架培养,园一次性投资大,难以在菇农中推广。为进一步简化工艺,笔者1985年曾在福建试用悬挂式栽培香菇。供试香菇菌株为7402,母种采用PDA 培养基扩繁,原种和栽培种均按常规配料制作。1985年7月27日~8月28日接种,10月18日~11月4日压块,11月7~19日悬挂裁培。试验面积228.3米~2,共收鲜菇2567.5公斤,平均每米~2产菇11.24公斤,高的达22.05公斤。扣除成本盈利3800余元,说明悬挂式栽培香菇是可行的,现将具体做法及优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香菇菌株"937"适应性广,抗逆性强,耐高温,不易烂筒,产量高,品质优,在同等环境条件下,易形成裂纹洁白的花菇,是目前脱袋栽培高产、稳产、高效、优质的香菇良种.  相似文献   
8.
9.
香菇新菌株“937”是本所于1993年采用常规选育法选育而成的。经多年设点试验证明,该菌株种性稳定,丰产性能好,抗杂能力强,已推广应用10余年,深受全国各地菇农的信赖。该菌株已推广至闽、赣、湘、粤、皖、沪、京、鲁、晋、陕、苏、豫、鄂、桂、渝、辽、云、贵、川等20个省市栽培应用,硕果累累。多年栽培实践证明,该菌株适应性广,抗逆性强,耐高温,不易烂筒,产量高,品质优,在同等环境条件下,易形成裂纹洁白的花菇,是目前脱袋栽培的高产、稳产、高效、优质的香菇良种。现将其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简介如下,以供参考。1生物学特性1.1菌丝生长特征该菌株在PDA培养基上,24~26℃下,菌丝白色、浓密、绒毛状,气生菌丝生长旺盛,爬壁力强。在常规木屑培养基中适温培养,菌丝洁白、粗壮,伸延旺盛,生长速度明显快于其他品种。菌丝发满后,继续培养,易形成白色颗粒状的菌瘤。1.2形态特征子实体单生,中等大,菇形圆整,大小均匀。菌盖表面平整,浅褐色,直径2.8~7.4厘米,菌肉厚0.6~1.6厘米,菌盖内卷,不易开伞;菌柄直、中生,圆柱形,长2.9~4.8厘米,粗0.8~1.4厘米。1.3菌株温型中低温型中熟品种,出菇温度8~22℃,最适温...  相似文献   
10.
RP-HPLC法测定林下山参片中有机酸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林下山参片中有机酸的含量。方法以食品中有机酸的含量测定标准GB/T 5009.157-2003,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林下山参片中富马酸、柠檬酸、马来酸、琥珀酸、酒石酸、香草酸和肉桂酸等7种有机酸的含量,采用XAqua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NH4)2HPO4-H3PO4缓冲溶液(p H=2.7)为流动相分离测定前五种有机酸,流速为0.8 m 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210 nm;用Unitary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甲醇-0.5%冰乙酸梯度洗脱测定香草酸和肉桂酸含量,流速为1.0 m 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为260 nm。结果 :马来酸、柠檬酸、反丁烯二酸、香草酸及肉桂酸的含量分别为0.015‰、2.619‰、0.030‰、0.009‰、0.025‰。结论首次通过RP-HPLC法对林下山参片中的有机酸进行含量测定,为林下山参新产品的科学服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