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8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
几年来,黑龙江垦区在猪瘟防制上,认真贯彻综合性防制措施,采用了猪瘟兔化弱毒苗(以下简称猪瘟疫苗)免疫方法,基本上消灭了猪瘟,据1980年统计,全垦区无猪瘟场队已达98%以上,不少农场自建场以来没发生过猪瘟。但在1981年却发生了猪瘟,特别是断乳前后的仔猪损失较大。我们于1981年10月15—11月5日对宝泉岭管局所属  相似文献   
3.
4.
5.
硒于1817年被发现至今,已有74年历史了。硒的出现,使全世界缺硒地带的人类和动物因缺硒而引起的系列疾病逐渐被认识了。几十年的研究资料表明,硒确是人类和动物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 1933—1943年间,科学家们发现硒能引起各种畜禽的中毒,并证实了动物的碱病、瞎眼蹒跚病和硒中毒有直接关系,当时把硒当做威胁人类和动物  相似文献   
6.
几年来,黑龙江垦区在猪瘟防制上,认真贯彻综合性防制措施,应用了猪瘟兔化弱毒苗免疫方法,基本上控制了猪瘟发生。但在80年黑龙江垦区部分国营农场发生了猪瘟。为了调查这次猪瘟流行的原因,我们于81年10月15日—11月5日对宝泉岭管理局所属七个发生猪瘟的农场进行调查,从调查资科中,发现了这次猪瘟的流行,主要多发生在断乳前后的仔猪,占总发病数的65%,其中两个月龄内的哺乳仔猪占35%,其原因是由于很多单位哺乳期仔  相似文献   
7.
左旋咪唑对奶牛疾病的防治作用黑龙江省农场总局畜牧兽医总站(154712)王恩满,孙福先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王南左旋咪唑,是非特异性的免疫调节剂,可使因各种因素所致患病动物低下的免疫功能调节到正常水平,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60~70年代,国外学者多以...  相似文献   
8.
酒精阳性乳酸度一般在17°T以下,所以也称之为低酸度酒精阳性乳。产这种奶的牛,一般无任何临床症状,乳房的外观、内部及其所产的鲜奶,采取乳房炎检验方法,其各项指标(细胞数,细菌数等)均无异常,只是酒精试验为阳性反应。  相似文献   
9.
某农场鹿场养鹿1103只,从1984年9月到1986年3月鹿群大批发病死亡247只,死亡率为22.4%。通过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细菌学检验确诊为鹿巴氏杆菌病。一、流行病学调查鹿场地处半山坡,鹿分养在30个圈舍,每舍25—50只。夏秋季以青草和柞树叶、冬春季以干草和青贮为主  相似文献   
10.
编辑同志: 我们是奶牛场的畜牧技术人员。近几年来,由于豆饼类蛋白质饲料来源紧缺,价格上涨,影响奶牛业的发展,有关科研院校开展研究尿素在畜牧业上的应用。我们很想了解这方面的情况,请组织刊登有关论文,以便学习。○陕西省读者刘永林等刘永林等同志: 请读读王恩满、王铁石同志《谈尿素在畜牧业上的应用》这篇文章。文中较系统地谈了国外研究应用尿素的概况,我国研究应用尿素的现状,尿素是最廉价的氮源,应用尿素的畜禽类,应用尿素的问题和尿素中毒的急救等。○《中国奶牛》编辑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