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目的】测定PFKM基因在伊犁马不同组织部位中的差异表达,为该基因在伊犁马的糖酵解过程中功能提供一定基础。【方法】以伊犁马为试验动物,分别提取心脏、肝脏、夹肌、斜方肌、背阔肌、臀中肌、半腱肌以及腹外斜肌8种组织的总RNA,以伊犁马不同组织的RNA为模板,逆转录合成cDNA,GAPDH为内参基因,运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PFKM基因mRNA在伊犁马不同组织间的相对表达量。运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伊犁马不同组织中糖酵解相关酶的含量。【结果】伊犁马PFKM基因在以上8种组织部位中都有表达,在心脏中相对表达量最高,肝脏中相对表达量最低,心脏中PFKM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马匹其他部位(P<0.01)。马匹心脏组织中6-磷酸果糖激酶的活性显著高于其他部位。【结论】在糖酵解途径中,PFKM基因6-磷酸果糖激酶对心脏组织的糖酵解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试验为探究同一营养水平下伊犁马不同性别间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差异。试验选用30匹2岁伊犁马,在2.5 MHz下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在马匹右侧胸骨旁第3到第5肋骨之间的二维(2D)和M型成像,采集心脏结构指标19个,心脏功能指标13个。结果显示,不同性别间伊犁马的体重、体尺与心脏结构和功能指标无线性关系。公马的舒张末期右心室内径(RVDd)和左室左右径(LV minor)均大于母马(P<0.05);母马的二尖瓣内径(MVD)大于公马(P<0.05),收缩末期肺动脉内径(PAd)高于公马(P<0.01)。公马的每搏量(SV)高于母马(P<0.05),每搏量指数(SI)高于母马(P<0.01);母马的心率(HR)、左心室射血分数(ET)和左心房内径/主动脉根部内径(LAD/AOD)高于公马(P<0.01)。研究表明,伊犁马心脏结构及功能指标存在性别差异,试验初步得出2岁伊犁马心脏功能及参数的参考范围,可为伊犁马心脏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测定障碍赛马90 cm高度越障轨迹数据,建立各关节越障运动规律,筛选高斯或多项式最优拟合模型,为障碍赛马性能测定体系建设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使用高速摄像机收集视频材料,运用MATLAB软件中Curve Fitting tool工具包,采用二、三、四、五阶多项式函数模型和二、三、四、五阶高斯函数模型拟合越障轨迹并对比拟合结果。【结果】肩胛越障时运动规律中高斯函数模型的拟合度极显著优于多项式函数模型(P<0.01);前蹄的越障时运动规律中三阶高斯函数模型极显著优于三阶多项式函数模型(P<0.01);前球节的越障时运动规律中四、五阶高斯函数模型的拟合度极显著优于二、三阶高斯函数模型(P<0.01);肩关节,腕关节的越障时运动规律中多项式函数模型的拟合度显著优于高斯函数模型(P<0.05);肘关节的越障时运动规律与四、五阶多项式函数模型的拟合度极显著优于二、三阶多项式函数模型(P<0.01)。【结论】肩胛、前蹄、前球节的越障运动轨迹更接近“倒钟”型,左右对称。肩关节、腕关节、肘关节的越障运动轨迹左右不对称,曲线平滑。  相似文献   
4.
文章旨在探究放牧与舍饲伊犁马血液生化指标的差异。试验选择年龄、体重相近且健康的放牧和舍饲伊犁马公马各10匹,分别为放牧组和舍饲组,其中放牧组马匹在指定草场放牧饲养,舍饲组马匹在马厩内饲养,且只饲喂粗饲料,所有马匹均自由采食和饮水,饲养1个月后,在试验最后1?d早晨采集马匹血液样品,处理后测定。结果表明:放牧马与舍饲马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矿物元素镁和铁含量显著高于舍饲马16.09%和39.86%(P<0.05),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活力显著高于舍饲马95.14%(P<0.05),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碱性磷酸酶活力显著高于舍饲马50.54%和114.82%(P<0.05),血清肌酐及尿素含量显著高于舍饲马22.61%和49.35%(P<0.05),而常量元素钙、无机磷、葡萄糖、总胆汁酸和尿酸含量放牧马与舍饲马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在夏季,放牧马的生长代谢活动旺盛,蛋白质代谢水平均优于舍饲马。 [关键词]伊犁马|放牧|舍饲|血液生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流产伊犁马与正常分娩伊犁马在妊娠期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规律,以防止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方法】选取妊娠时间为29孕周的伊犁马21匹(其中流产5匹,正常分娩16匹)及7匹空怀伊犁马,分别在妊娠中期第30孕周,妊娠后期第45孕周及分娩前后1天对母马进行24 h HRV采集,包括时域指标:全部R-R间期的平均值(Mean RR)、全部R-R间距的标准差(SDNN)、平均心率(Mean HR)、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R-R间距差>50 ms的个数(NN50)和相邻R-R-间距差>50 ms的个数占总心跳次数的百分比(pNN50);频域指标:极低频率(VLF)、低频功率(LF)和高频功率(HF);非线性指标:全部R-R间距的标准差(Y)(SD1)、全部R-R间距的标准差(X)(SD2)。【结果】时域指标中,流产组和正常分娩组Mean RR、SDNN、RMSSD、NN50、pNN50极显著或显著低于空怀组(P<0.01;P<0.05),Mean HR极显著高于流产组和正常分娩组(P<0.01);频域指标中,流产组和正常分娩组HF、LF极显著低于空怀组(P<0.01),流产组和空怀组母马VLF极显著高于正常分娩组(P<0.01)。非线性指标中,流产组和正常分娩组SD1和SD2极显著或显著低于空怀组(P<0.01;P<0.05),正常分娩组母马SD2/SD1极显著高于流产组和空怀组(P<0.01)。【结论】伊犁马心率变异性在不同妊娠状态下均呈波动变化,Mean HR、Mean RR、SD2/SD1值在妊娠母马中出现上升,母马在妊娠过程中副交感神经占主导,自主神经系统受到抑制,流产母马VLF指标出现升高,在流产发生前后交感神经占主导,自主神经系统产生兴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伊犁马MCT1基因多态性与速度性能的关联性,为专门化用途速度马的选种育种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50匹参加2 000 m速度赛的2岁伊犁马为研究对象,运用DNA直接测序法筛选伊犁马MCT1基因第2、3外显子的突变位点,分析其多态性位点以及与伊犁马2 000 m比赛成绩的关联性。【结果】在伊犁马MCT1基因第2外显子上发现一个SNP位点,在伊犁马MCT1基因第3外显子上没有发现突变位点,在g.52168582处,碱基T突变为碱基G,此突变位点为错义突变,该突变导致其编码氨基酸由苯丙氨酸变为亮氨酸,属于中度多态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共存在TT、TG、GG 3种基因型,TT基因平均速度高于GG和TG基因型平均速度,且TT基因型平均速度显著高于GG基因型平均速度(P<0.05)。【结论】在伊犁马MCT1基因第2外显子g.52168582T>G处TT基因型更有利于伊犁马2 000 m比赛速度。  相似文献   
7.
为寻找伊犁马肉质性能的分子标记,试验以38匹伊犁马为材料,测定肉质性状(失水率、熟肉率、剪切力)和肌纤维性状(肌纤维横截面积、肌纤维直径、肌纤维密度),利用PCR直接测序法检测肌细胞生成素(meyogenin,MyoG)基因外显子1在伊犁马群体中的多态性,并对MyoG基因SNPs不同基因型与肉质、肌纤维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MyoG基因外显子1检测出5个突变位点,分别为SNP1(g.31187343 A>C)、SNP2(g.31187333 G>A)、SNP3(g.31187132 C>T)、SNP4(g.31187105 C>G)和SNP5(g.31187099 C>T),其中SNP1为错义突变,碱基A突变为C使得氨基酸由苏氨酸突变为脯氨酸,其他位点均为无义突变。SNP3和SNP4为中度多态位点,SNP1和SNP2为低度多态位点,这4个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MyoG基因外显子1中SNP1和SNP4不同基因型个体失水率、熟肉率、肌纤维横截面积、肌纤维直径、肌纤维密度差异显著(P<0.05);SNP3不同基因型个体熟肉率、肌纤维横截面积、肌纤维密度差异显著(P<0.05);SNP2不同基因型个体各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上,伊犁马MyoG基因外显子1检测到5个多态位点,其中SNP1(g.31187343 A>C)、SNP3(g.31187132 C>T)和SNP4(g.31187105 C>G)位点不同基因型对肉质及肌纤维性状有显著影响,这些位点可作为伊犁马肉质性能潜在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8.
旨在研究不同体尺伊犁马之间心脏结构和功能参数的内在联系,提高运动马选育效率。本研究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测定健康状况良好的30匹2岁伊犁马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参数,分析伊犁马体高、体长、胸围、管围等体尺与心脏结构和功能参数的相关性并拟合线性模型。结果表明,伊犁马体重、体表面积、体长、胸围与舒张末期左心房内径(LADd)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体重、体表面积、胸围与二尖瓣内径(MVD)、舒张末期肺动脉内径(PAd)呈显著正相关(P<0.05);体长与MVD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收缩末期左心室游离壁厚度(LVFWs)、左心室心肌质量(LVM)呈显著正相关(P<0.05);体高与左心室长轴径(LVLD)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管围与收缩末期左心房内径(LADs)、MVD呈显著正相关(P<0.05)。其他各体尺与心脏结构间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体重、体表面积、体长、胸围与舒张末期左心室容量(EDV)、收缩末期左心室容量(ESV)呈显著正相关(P<0.05);体表面积、胸围与左心室射血分数(EF)呈显著负相关(P&...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