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2.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添加氮、磷、钾肥不同组合,测定了高寒草甸生物量和群落多样性指数,分析施肥对高寒草甸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肥、磷肥和钾肥分别为220、220和110kg/hm~2时(N3P5K3),莎草科牧草鲜重为337.72g/m~2,较对照处理显著增加了3.17倍(P0.05)。施肥对莎草科牧草鲜重的影响要高于禾本科牧草和杂类草,施钾肥对莎草科牧草和杂类草生物量并无显著影响。氮肥对群落多样性指数H、E、P有显著影响,而磷钾肥则无显著影响。莎草科牧草鲜重与多样性指数呈显著负相关(P0.05),氮肥、磷肥对莎草科牧草鲜重有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表明,氮磷钾肥在提高高寒草甸群落生物量的同时,也降低群落多样性指数。  相似文献   
3.
30份燕麦种质材料萌发期耐盐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燕麦(Avena sativa)是一种优良的饲用麦类作物,广布于欧亚非三洲的温带地区。我国栽培的燕麦主要为裸粒型,俗称莜麦、玉麦或铃铛麦,其籽实主要用于食用,秸秆则是优良的饲草来源。近年来,我国许多地区的土壤盐碱化程度日益严重。盐碱是作物生长发育的主要障碍因子之一,轻者造成减产,重者造成颗粒无收。虽然在盐渍化土壤中的绝大部分作物  相似文献   
4.
新型化学除草剂灭除草地狼毒试验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狼毒草(Stellera chamae)的大面积滋生繁衍是草地退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对草地畜牧业发展构成了重大危害。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制的除草剂——“灭狼毒”对狼毒杀灭效果的试验结果表明,“灭狼毒”的最佳用药量为1050—1350ml//hm^2,喷药最佳时间是在狼毒现蕾期和初花期,对狼毒的杀灭效果在94%以上,对可食牧草和环境无害,可以在生产中用于大面积防除狼毒。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不同型号的3种车载式喷雾机在草原大面积进行草原虫害和毒草防治试验过程中的药液流量(常量、低量、超低量)、喷幅、作业效率、机械耐用性、操作难易度以及防治效果等方面的测定,为今后大面积机械化防治草原虫害、毒草提供了适宜的防治器械。  相似文献   
6.
以青藏高原"黑土滩"为研究对象,采用围栏封育、围栏封育+人工补播进行"黑土滩"草地的改良,测定了2010~2014年度"黑土滩"草地垂穗披碱草、可食牧草鲜重。结果表明,多年围栏封育、人工补播,"黑土滩"样地内的垂穗披碱草、可食牧草和牧草鲜重显著增加(P0.05),而不可食牧草并未显著增加(P≥0.05)。进一步研究发现,与围栏封育相比,人工补播样地的垂穗披碱草比例、可食牧草比例显著增加(P0.05)。其中,2014年度的人工补播样地内的垂穗披碱草和可食牧草比例分别为67%和73%,较2010年度分别显著增加了2.52倍和2.17倍,而围栏封育垂穗披碱草和可食牧草比例并未显著增加(P≥0.05)。以上结果表明,与围栏封育相比,短期内人工补播是退化天然草地改良更为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刘子政  王守顺  吕太国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4887-14888
设计了一种完成温度检测、输入、运算和输出控制以实现对果蔬仓库内温度控制的新型果蔬仓储温度控制系统。该系统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能对多点的温度进行实时巡检和控制。测量结果不仅能在本地显示,而且可以利用单片机串行口,通过RS-485总线及通信协议将采集的数据传送到上位机。上位机与下位机之间能够相互联系、相互协调,使系统整体达到统一、和谐的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