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9 毫秒
1
1.
城市化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扩张,已经成为影响物种进化的重要力量。两栖动物的迁移能力较弱,城市化导致两栖类被完全或部分的隔离,丢失更多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对上海市的金线侧褶蛙(Pelophylax plancyi)的mtDNA Cyt b部分序列进行分析,共扩增出235条序列,获得61个单倍型。研究表明城市区域遗传多样性较低,上海市的金线侧褶蛙分化程度处于中低的水平(Max FST=0.296;Min FST=0.004),各种群之间遗传分化有限。黄浦江及其支流可能作为水上扩散通道,有助于基因交流,各城市公园之间的遗传分化差异并不显著;而长江阻碍了种群之间的交流,城市公园和郊区,以及岛屿种群之间的遗传分化显著。此外,单倍型网络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上海的金线侧褶蛙并没有对应城市化程度形成相应的单系。  相似文献   
2.
深入开展临港新城滨海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旨在通过建立滨海湿地修复的"生态补偿"示范区,实践湿地修复营造关键技术,为上海滨海湿地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越冬泽鹬器官表型的变化趋势。[方法]选择在上海越冬的泽鹬作样本,按迁移时间分为中转停歇期和越冬期,分析这两个阶段泽鹬体重的差异,并分析泽鹬越冬期机体结构变化及2002~2004年的环志数据,评估其器官表型弹性变化的趋势。[结果]越冬泽鹬样本平均体重为(81.760±11.217)g,比中转停歇期的增加了14.570 g。增重的最大因素是脂肪,占72.260% 其次是胸肌部分,为14.170% 腿肌随体重仅略有增加,占3.490%。在越冬早期,腿肌、剩余骨骼及肝、砂囊、心、脑、肺、肾等重量都保持稳定,不随体重增加变化。与迁徙期的研究资料比较,越冬早期泽鹬器官大小弹性变化的范围和程度均较小。[结论]越冬期的泽鹬的脂肪、胸肌和腿肌均随体重增加发生不同程度地变化,其他器官没有实质性变化。  相似文献   
4.
人工湿地抛荒的现象普遍存在,但针对抛荒后的自然演替过程对水鸟群落影响的研究较少。于2007、2008、2011年对崇明东滩自然抛荒的人工鱼塘水鸟群落展开调查,探究抛荒后的自然演替过程对水鸟群落结构及不同水鸟类群的影响。3a累计观察到水鸟59种12819只,隶属6目12科。其中抛荒前最多,共53种11001只;抛荒第1年22种1673只;抛荒第4年最少,9种145只。鱼塘抛荒后水鸟种类和数量下降剧烈,物种多样性先上升再下降,均匀度逐年上升,优势度先下降再上升。方差分析结果表明,5个群落特征都存在极显著年度差异(P1<0.01; P2<0.01; P3<0.01; P4=0.003; P5<0.01)。非参数检验结果表明,不同类群水鸟的种类和数量逐年下降趋势明显,且年际差异极显著。即抛荒后的自然演替过程对水鸟群落产生了不利影响。建议采取人工管理措施防止旱化,增加环境异质性,恢复水鸟群落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袁建峰  王玉  王天厚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314-14316
[目的]评价秋季迁徙林鹬内脏器官及骨骼肌的变化趋势。[方法]选择上海长江河口滨海滩涂区域的林鹬作为样本,分析其秋季在上海中转停歇期间内脏器官及骨骼肌的重量差异,并比较2002~2004年的环志数据,分析其内脏器官及骨骼肌的变化趋势。[结果]林鹬中转停歇期间样本平均体重为(44.337 2±6.191 7)g。增重的最大因素是脂肪,最大可达到平均体重的26%;其次是胸肌部分,变化幅度超过50%;腿肌、剩余骨骼、心、肺、肝、砂囊、肠等器官湿重均有一定幅度的变化,脑、肺、砂囊和肾重量保持稳定。[结论]林鹬中转停歇期间体重明显增加,腿肌、心、肠、肝和骨骼肌其余部分均随体重呈增重趋势,脑、肺、砂囊和肾的重量无变化。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斑头雁(Anser indicus (Latham))种群动态与生境选择的关系,调查了贵州省草海自然保护区和杨湾桥水库农田、蔬菜地、草甸、水域和树林5种生境内斑头雁的种群变动情况.Mann-Whitney U Test分析表明:斑头雁数量在草甸冬季显著高于春季(P=0.019),在树林春季极显著高于冬季(P=0.002),但在农田、蔬菜地和水域生境中斑头雁数量冬、春季之间无显著差异(P=0.140 ~0.834).Kruskal-wallis Test分析显示:冬季(P<0.001)、春季(P=0.041)不同生境之间斑头雁数量差异显著.不同生境中斑头雁数量变异系数由小到大依次为:农田、水域、蔬菜地、草甸、树林.多元回归(Stepwise法)分析显示:在冬季,蔬菜地中斑头雁的数量与萝卜菜(Raphanus sativus L.)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L.)的盖度呈极显著正相关性(R2 =0.400,P=0.002);在春季,蔬菜地中斑头雁的数量与紫花苜蓿的盖度呈极显著正相关性(R2=0.630,P=0.001).农事活动是影响云贵高原湿地生态系统中斑头雁种群分布及生境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为了评估野鸟在禽流感流行病学中的作用,于2004年4月-2005年6月间对上海地区捕捉到的63个品种的1 010只野鸟进行了血样和喉肛棉拭样品的采集.采用病毒分离试验和荧光RT-PCR试验对喉肛棉拭样品进行了病原学检测,结果均为阴性;采用HA和HI试验进行了禽流感血清抗体的检测,结果在15种野鸟的587份血样中检出了44份AIV阳性抗体,其中H1阳性数3份,阳性率为0.51%;H3阳性数4份,阳性率为0.68%;H5阳性数11份,阳性率为1.87%;H9阳性数26份,阳性率为4.43%.  相似文献   
8.
猛禽迁徙时飞得高、速度快、中途停留时间短,所以很难观察其准确的迁徙时间.在对湖北沙湖湿地自然保护区进行鸟类调查时,记录到白头鹞、白尾鹞和白腹鹞的迁徙时间.此时间记录为猛禽在越冬地的保护提供时间依据,也为进一步对中国东南部猛禽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