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小麦面筋物理品质性状的双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沉淀值,比沉淀值两个面筋物理品质性状利用Hayman方法进行的分析表明,两性状低值表现部分显性,高值与隐性效应相联系。加性方差和显性方差分量均达显著,基因的加性效应比显性效应更重要。  相似文献   
2.
冬小麦品种氮素及干物质积累分配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相似文献   
3.
对5个小麦亲本双列杂交的分析表明,小麦未成熟胚的离体反应是受到复杂遗传控制的,其基因作用以加性为主,在研究的性状上,愈伤组织分化率一主要性状具有相对较高的遗传力。各性状的杂种F1的表现不尽一致,合子胚提早萌发率和根诱导率两性状表现了较大的杂种优势,而愈伤组织分化率则表现倾低亲遗传。在愈伤组织诱导率,合子胚提早萌发率,愈伤组织分化率,体细胞胚数目Ⅱ等性状上存在着正反交差异,杂种F1的表现受杂交组合方  相似文献   
4.
5.
本文从遗传、生理两个角度就小麦的N素吸收、积累和硝酸盐同化进行了系统论述,总结了有关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探讨了一些研究结果在育种实践中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植物人工种子是将植物离体培养中产生的胚状体或芽等包上人工种皮所形成的能在适宜条件下发芽出苗的颗粒体,人工种皮具有保护功能,一般说来还具有供应养分的功能。植物人工种子本质上属于无性繁殖,所以在固定杂种优势、繁殖和保存特殊基因型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对这项新兴的生物工程技术,目前有关研究多集中于胡萝卜、苜蓿、芹菜等模式植物,而对于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禾谷类作物则仅在水稻和大麦上有报道。  相似文献   
7.
对11个小麦品种的籽粒及植株N素积累过程的研究表明,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籽粒中的N素百分含量均呈高—低—高的变化趋势,但高蛋白基因型在籽粒灌浆加速阶段N素百分含量下降较少,整个过程变化较平缓,而低蛋白基因型则下降较多,波动较大。单粒蛋白含量和每穗蛋白产量的增长都呈S型曲线。叶N百分含量在开花后19—25d这一段时间内下降较剧烈,此期叶N含量下降的多少与籽粒含N百分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海滨雀稗作为耐盐性较强的暖季型草坪草,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为建立高效稳定的海滨雀稗遗传转化体系,本研究以海滨雀稗成熟种子为外植体,确定了筛选剂潮霉素和草丁膦在海滨雀稗的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和再生阶段的最佳筛选压。在进一步优化遗传转化条件的基础上,比较了以hpt与bar基因作为转基因筛选标记对海滨雀稗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愈伤组织的再生率在继代36周后显著下降,继代48周的最高再生率为67.9%。潮霉素的最佳筛选压在继代培养阶段为120 mg·L-1,再生阶段为80 mg·L-1。草丁膦的最佳筛选压均为1.2 mg·L-1。选取继代24周的愈伤组织用于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最佳的转化条件为菌液浓度OD600=0.6,添加100μmol·L-1乙酰丁香酮和0.01%的Silwet L-77,并辅以超声波处理20 min或真空处理10 min,浸染30min后共培养2 d。通过多次抗性愈伤组织和抗性再生苗的筛选,2种载体均获得了转基因再生植株。通过PCR检测证明hpt和bar基因分别成功在...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目标起始密码子多态性(Start codon targeted,SCoT)标记,对600份不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材料(共6个种质)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分析了不同取样数量下(10,15,20,30,40,50,60,70,80,90和100)紫花苜蓿的遗传多样性,旨在筛选出代表紫花苜蓿种群遗传多样性的最佳取样单株数。结果发现,6条SCoT引物共扩增出80个条带,平均每条引物的扩增条带数为13.3个,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100%。在评价不同取样梯度下的紫花苜蓿遗传多样性覆盖度时发现,当取样数量增加至40时,6个供试紫花苜蓿种质的遗传多样性覆盖率均达到95%以上。此外,本试验采用UPGMA与STRUCTURE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了不同取样梯度下紫花苜蓿的遗传结构。结果表明,样本量为40时能够有效反映紫花苜蓿群体间差异。  相似文献   
10.
羊草是欧亚温带草原的主要优势植物,在生态系统保护及恢复利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丛枝菌根真菌与植物共生,能够提高植物的抗旱能力,但目前干旱胁迫下AMF与羊草共生机理仍不明晰。基于此,采用盆栽试验研究轻度干旱(田间持水量56.25%)和重度干旱(田间持水量37.50%)下接种摩西斗管囊霉、幼套近明球霉菌及混合接种对羊草功能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田间持水量75%)相比,轻度干旱处理下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分别降低了24.00%、17.02%,重度干旱处理则分别降低了53.00%、34.04%。(2)在重度干旱下,幼套近明球霉菌显著增加了两种羊草的叶片数、叶宽及根长(P<0.05);在轻度干旱下,混合接种显著增加了羊草的叶片数、叶宽及根长(P<0.05)。(3)叶片数、株高、叶面积、叶宽、茎高度性状对地上生物量变化的解释率为78.52%,是地上生物量主要调控因子;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分叉数、根长性状对地下生物量变化的解释率为67.10%,是地下生物量主要调控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