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作为见证历史发展变迁的场域和载体,遗址性博物馆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公众认同建构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选取内蒙古呼和浩特昭君博物院为研究对象,运用叙事分析法、半结构化访谈、内容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探讨遗址性博物馆的景观叙事、游客认同建构路径以及游客反应。研究表明,昭君博物院的景观叙事包含叙事建筑、叙事参照、叙事主题和叙事经验四种叙事类型,通过组织控制对不同景观的排序、组合、命名表达讲述者自身的立场与价值观。建筑、展馆、展品和展演成为故事叙述者(博物院)与受述者(游客)之间的核心景观。游客通过解读景观叙事,产生其自身的价值认同、民族认同和情感认同,成为重构昭君故事的核心要素。文中研究对于推动游客建立文化自信、激发民族认同以及优化博物馆旅游体验具有显著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选取1981~2010年期间内蒙古的长期气候观测数据,采用温湿指数(THI)、风寒指数(WCI)、着衣指数(ICL)以及综合舒适指数(CCI)对内蒙古各地区不同月份的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定量测评。研究发现:(1)内蒙古旅游气候整体上属于夏适型气候,各旅游城市在夏季均处于气候舒适期或较舒适期,在冬季均处于不舒适期;(2)东北部旅游区气候舒适期一般在6~8月,东中西部旅游区气候舒适期一般在5~9月,按照年度综合舒适指数均值排序,各地区旅游气候舒适度排序依次为西部中部东部东北部;(3)依据气候舒适度水平和舒适期跨度,将内蒙古21个主要旅游城市划分为2种类型:(1)夏适型旅游气候,包括:满洲里、海拉尔、阿尔山、乌兰浩特、克什克腾旗、锡林浩特、二连浩特、四子王旗、集宁、希拉穆仁、额济纳旗;(2)春夏秋适宜型旅游气候,包括:通辽、赤峰、呼和浩特、包头、东胜、伊金霍洛旗、临河、乌海、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  相似文献   
3.
基于2004-2014年内蒙古12个盟市入境旅游与进出口贸易的面板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方法,探索了入境旅游与进出口贸易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内蒙古全域、边境地区、非边境地区的入境旅游与进出口贸易之间都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2)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显示:内蒙古全域的出口贸易、进口贸易是入境旅游的单向格兰杰原因,边境地区的出口贸易、进口贸易是入境旅游的单向格兰杰原因,非边境地区的入境旅游是出口贸易的单向格兰杰原因;3)内蒙古入境旅游与进出口贸易间的关系表现为两类:贸易促进旅游型,包括内蒙古整体和边境地区,表现为进口、出口贸易推动入境旅游发展;旅游推动贸易型,主要指非边境地区,表现为入境旅游推动出口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王公为 《茶叶科学》2020,40(4):555-564
以“万里茶道”中国段沿线8省区为例,基于2000—201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茶产业和旅游业融合互动发展水平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万里茶道”中国段茶产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协调度整体上较低,处于轻度失调状态,但融合互动水平逐渐改善;(2)沿线地区茶产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度表现出空间分异性,福建和湖北处于初级协调和勉强协调状态,湖南和河南处于濒临失调状态,江西处于中度失调状态,河北、山西和内蒙古处于严重失调状态;(3)除福建略有下降,沿线地区茶产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度逐渐改善;(4)沿线地区茶产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协调度表现为3种类型:福建、湖北、湖南属于茶产业占优型,河南、河北、山西、内蒙古属于旅游业占优型,江西属于茶旅优势转换型。据此,本文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乡村旅游作为产业扶贫的一种有效形式,在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以赤峰市雷营子村乡村旅游助力脱贫致富为案例,运用实地调查和案例分析方法,探究雷营子村乡村旅游扶贫的行动者网络构成和转译过程,剖析乡村游扶贫的模式和机制。结果表明,雷营子村的乡村旅游扶贫是一个由政府、村委会、合作社、旅游公司、游客、自然环境和旅游资源等异质性行动者构成的行动者网络,其中村委会、合作社和旅游公司发挥了关键行动者的作用。在行动者网络的框架下,雷营子构建了"村委会主导、合作经营、集体收益、贫困户增收"的乡村旅游扶贫模式,形成了产业带贫、公司带贫、大户带贫和就业减贫、服务减贫"三带两减"的旅游扶贫机制,使贫困村民通过资产流转、创业、就业和分红等途径实现了脱贫致富。然而,在雷营子乡村旅游扶贫的过程中,也面临着村民话语权较弱、乡村旅游人才缺乏、对合作社和旅游公司的监督不足以及贫困村民参与度不高等诸多挑战。因此,应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引入新的行动者完善行动者网络,加强社区增权,以推动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旅游扶贫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基于流量和流质指数,对内蒙古12盟市入境旅游流的时空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各盟市入境旅游流的流量逐渐提升,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双核"的集聚模式;(2)各盟市入境旅游流的流质演化表现不一,呼伦贝尔表现为流质停滞,锡林郭勒表现为流质下降,其他地区的流质逐渐改善;(3)基于流量和流质的匹配,各盟市入境旅游流表现为四种类型,即:高流量-高流质、高流量-低流质、低流量-低流质、低流量-高流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