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1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苔菜在蔬菜周年供应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生产中一直沿用经验做法,种子产量低,品质差.为探索苔菜生长发育规律,增加制种产量和效益,我们对影响苔菜制种产量的栽培方式、密度和整枝方式进行了研究.1 材料与方法试验于1998年9月至1999年6月在临朐县良种场进行,供试品种为潍苔3号,播种时间为9月5日.分别就移栽、密度和整枝对产量的影响进行试验.小区面积200m2.移栽于3月23日进行;密度试验以生产中常见的株行距设20cm×18cm、20cm×25cm、20cm×32cm 3个处理;整枝试验在初花期(4月19日)设去主薹和不去主薹两个处理.除处理因素外,其它管理措施相同.各处理随机取20株.  相似文献   
3.
刘德强  贾洋  王乐军  李孟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589-18590
[目的]了解烟丝结构对卷烟主要工艺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不同整丝率以及相同整丝率不同长、中丝比例的烟丝对卷制后烟支单支重量、硬度、吸阻、端部落丝量等质量指标的影响试验,研究烟丝结构对卷烟主要工艺质量的影响。[结果]烟丝整丝率以及烟丝长、中丝比例的变化对卷制后烟支的单重、单重标偏、吸阻、吸阻标偏、硬度、端部落丝量的影响较大,对圆周及其稳定性的影响不大;整丝率过高或过低对卷烟的单重、单重标偏、吸阻标偏均有不利影响;烟丝整丝率在82%左右,烟丝长、中丝比例在4∶1时,卷制后烟支的总体质量及稳定性最好。[结论]该研究为打叶复考过程中烟叶大中片率的选择以及制丝过程中工艺参数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依靠信息走致富之路已成为广大农民朋友的共识,但应用时因缺乏识假辨伪能力而被蒙骗遭受经济损失的事时有发生。农民朋友们应提高警惕。 一、信息小报满天飞,不可轻信。有的农民朋友反映:他从未和某单位通信,却意外地收到一份让你如何在短期内致富的信息小报(笔者本人也有这样的经历)。对于这类倩况,只要你稍有点辨伪识假能力就不难看出,这类小报的内容都是东抄西摘拼凑而成的。从特种养殖到药材种植,从防身绝招到开锁技术,从一夜暴富到坐收万元之利,五花八门,无奇……  相似文献   
5.
为了控制烘丝机入口水分的稳定性,烘丝机前段以水分仪与工序段为节点进行划分,分段研究水分链之间的预测控制模型,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的方法分析影响烘丝机入口水分的主要因素,并用神经网络算法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水分预测模型。通过模型求解,实现给定烘丝机入口水分从而推算出加料出口水分参考值的目的,然后利用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对比的方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HT入口水分控制标准与实际值偏差在±0.2%范围内,验证50批,合格率达100%。该研究可作为烘丝机入口水分控制的有效技术手段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索烟梗成丝的最佳工艺参数及其在制作高档烟中的应用。[方法]通过进行压梗、切梗厚度参数调整试验,寻求烟梗成丝效果较好的工艺参数,把成丝效果最好的梗丝按不同的比例搀兑到某牌号一类烟中进行卷制,然后对卷烟进行感官质量评价以及卷烟烟气的分析检测。[结果]烟梗的压梗厚度在0.8 mm,切梗厚度在0.10 mm时,烟梗成丝的效果较好;在高档烟中搀兑适当比例(≤15%)的丝状梗丝可提高卷烟香气的透发性,改善余味,降低卷烟的刺激性,提高卷烟的感官质量。但是过高的比例(〉15%)对卷烟感官质量有不利的影响;烟支的焦油含量、烟气烟碱量、CO量会随着丝状梗丝比例的增加而减小。[结论]该研究为提高梗丝的利用价值以及提高梗丝在高档烟中的使用比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原有气力输送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在原有风送系统上进行基于PLC的在线变频控制改进,并在优化控制检测系统的基础上由现场试验方法得出梗丝气力输送的关键参数——输送风速的最优值,从而稳定和提高了烟厂梗丝加工质量,同时降低了能源消耗,并展望了其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寻骨风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明马兜铃科植物寻骨风(Aristolochia mollissima Hance)的有效成分,从而为制定中药寻骨风的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分离等色谱技术分离纯化其化合物,并根据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共分离鉴定了马兜铃内酯、马兜铃酸A、马兜铃酸萜酯Ⅰ、β-谷甾醇、银袋内酯乙五种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
以红麻品种中杂红318为实验材料,检测盐碱地红麻的生长特性。结果发现:在南疆阿拉尔地区,红麻生长表现为前慢,中快至高峰,步入均速期后,长速缓降至停止。随着密度的增加,群体的株高、茎粗呈现出下降;其干茎、干皮和干骨产量同步增长,至30万株/hm2时,其产量分别为23.80、9.65和14.15 t/hm2,而后产量增长幅度逐渐减慢;高密度群体的皮骨比值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