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明确国内兰科植物寄生线虫的发生情况和主要种类,对来自9省(市)的23属213株兰科植物及其介质进行了调查.初步鉴定出短体属、滑刃属、长尾属、针属、剑属、茎属、真滑刃属、垫刃属、丝尾垫刃属、螺旋属和突腔唇属共11属植物寄生线虫.其中,滑刃属、垫刃属、茎属、真滑刃属和螺旋属线虫的检出率较高,分别为39.4%、14.6%、...  相似文献   
2.
根萤叶甲属(Diabrotica)被我国列为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该属中的玉米根萤叶甲(D.virgifera virgifera)、十一星根萤叶甲(D.undecimpunctata)、巴氏根萤叶甲(D.barberi)是北美的主要农业害虫。为了建立一种快速的分子鉴定方法以鉴定这3种根萤叶甲,本研究从田间采集的成虫样品中获得其部分mtDNA COI序列,与Gen Bank中的相关序列进行比对,设计筛选出3种根萤叶甲的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并进行实时荧光PCR特异性和灵敏度检测。特异性检测结果表明,用目标种根萤叶甲DNA和其特异性探针和引物进行实时荧光PCR反应时,在30个循环反应内(Ct值30)有近S型扩增曲线出现,同时其他种均无荧光信号增长。此外,灵敏度结果显示,玉米根萤叶甲和巴氏根萤叶甲可检测的最小DNA模板浓度,即实时荧光PCR反应的灵敏度为0.1 ng/μL,十一星根萤叶甲为0.01 ng/μL。  相似文献   
3.
植物寄生线虫是世界各地农林业生产中一种重要的生物胁迫,如何在早期快速、准确地鉴定出植物寄生线虫种类是减少其危害的重要前提。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因在实际操作中简易、快速和灵敏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植物病原体的检测和诊断。本文主要就LAMP技术在松材线虫、根结线虫、孢囊线虫、短体线虫、滑刃线虫、粒线虫等重要植物寄生线虫中的应用研究情况进行综述,为针对不同的植物寄生线虫开发和选用最佳的LAMP检测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21个紫薇品种3年生苗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株型、叶色、新枝颜色、花色、花序大小、花期、树皮形态、抗病虫害能力、耐水湿能力、生长势、再生能力、成花能力12个与园林应用价值相关的指标,采用拟定的5分制评分标准,对每个紫薇品种的12个性状分别进行打分;采用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以及聚类分析法对相关变量进行分析,对引种紫薇的园林应用价值进行评价与筛选。结果表明,21个紫薇品种的园林应用价值分为3个等级,Ⅰ级园林应用价值高,综合得分值在3.5分以上,包含薄荷蕾丝、丹红紫叶、红叶、火红紫叶、红火箭、阿波罗和红火球7个品种;Ⅱ级为应用价值一般的品种,综合得分值在3.0~3.5分,筛选出红罗马大帝、猩红、赤红紫叶、飞雪紫叶、樱桃摩卡、紫精灵和银辉紫叶7个品种;Ⅲ级应用价值低,综合得分值在3.0分以下,不适合园林应用,筛选出姬、川红、金晃、王、暗香梅子、百丽和拿铁咖啡7个品种。综合分析表明,主成分分析结果前5个主成分株型、叶色、新枝颜色、花色、花序大小的方差贡献率达82.2%;其中,第一主成分株型的方差贡献率为26.6%,第二主成分叶色的方差贡献率为18.9%,第三主成分新枝颜色的方差贡献率为14....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