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智能滴灌是一种自动化的灌溉方式,可以节肥节水,且具有提高产量的作用。试验中设置2个处理,即智能滴灌灌溉处理(SDS)和自动化指针喷灌灌溉处理(APS),以APS处理作为对照,种植品种是马铃薯雪川4号,对2区域使用的水量、肥料种类和用量、产量进行记录。并且通过无人机获取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探索智能滴灌增产原理。试验结果发现智能滴灌要比指针式喷灌节约42.53%用水量,节肥量为11.47%,马铃薯产量提高了12.32%。通过叶面积归一化指数(NDVI)数据分析,发现智能滴灌区域7月13日测定的NDVI指数在0.85~0.95段,占比与喷灌区域基本一致,但在后期几次测定中尤其是8月9日,智能滴灌测定的NDVI指数在0.85~0.95段,占比明显高于喷灌区域。说明智能滴灌是通过维持马铃薯长久的生长势,促进了马铃薯块茎的充分生长,从而提高马铃薯的产量。  相似文献   
2.
3.
1培养适龄越冬蜂培养适龄越冬蜂是在秋繁一定群势基础上进行,在这之前要治一次蜂螨和更换老劣残蜂王。本地区培养适龄越冬蜂的时间,山区应放在8月20日至9月10日;平原区放在9月1日至9月20日,根据的气候可稍提前或推后。这段时间因外界蜜源基本结束,在组好群势以后(7框以上足蜂),  相似文献   
4.
以中早熟高产抗病马铃薯品种“坝薯9号”为试验材料,在水浇条件下对马铃薯高额丰产栽培综合农艺措施进行了研究,得到了相应数学摸型,并在生产实际中证实了该模型的实际效果.现将结果简报如下.1 材料和方法以“坝薯9号”脱毒原原种50g~100g整薯作种,采用5因素5水平二次通用回归旋转设计,1/2实施,共32个小区.全部试验一字排列,每隔9~10小区增设一个常规播种的对照.试验地地力均匀一致,前茬为莜麦,0~30cm土层养分含量为:有机质1.771%,全N0.107%,全P_2O_50.150%,全K_2O1.976%,速N115×10~(-6),速P_2O_510.0×10~(-6),有效K_2O  相似文献   
5.
1培养适龄越冬蜂 培养适龄越冬蜂是在秋繁一定群势基础上进行,在这之前要治一次蜂螨和更换老劣残蜂王.本地区培养适龄越冬蜂的时间,山区应放在8月20日至9月10日;平原区放在9月1日至9月20日,根据的气候可稍提前或推后.这段时间因外界蜜源基本结束,在组好群势以后(7框以上足蜂),隔天傍晚要用稀糖水奖励蜂群,刺激蜂王大量产卵繁殖.通过集中奖励繁育,最后可得5框以上适龄越冬足蜂,大群更多些,20天后扣王停产.赶野菊花的蜂场和有野菊花的地区可推迟冬繁或进行第二次培养越冬蜂.  相似文献   
6.
复方伊维菌素和吡喹酮注射液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线虫、绦虫、吸虫以及体外寄生虫等多种不同类型寄生虫混合感染增多[1-3],使兽医临床迫切需要对上述多种寄生虫均有效的抗寄生虫新型复方制剂,而我国抗寄生虫复方制剂的研究基本处于空白阶段,至今未有效果较好的抗寄生虫复方制剂上市.  相似文献   
7.
张家口坝上地区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合张家口坝上种植的优质良种,利用国家马铃薯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的平台,以冀张薯8号为对照,开展了中晚熟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在坝上地区均可以完成生长发育全过程,且植株和块茎性状表现良好,商品薯率在75.53%~89.72%之间;冀张薯12号折合产量最高,为63 030 kg/hm~2;其次是北方002,为52 605 kg/hm~2,均显著高于对照冀张薯8号;雪川4号、金冠、费乌瑞它和北方001折合产量分别为50 580、49 410、46 275、44 325 kg/hm~2,与对照冀张薯8号产量差异不显著;冀张薯20号和冀张薯5号折合产量分别为41 190、40 500 kg/hm~2,低于对照冀张薯8号。由此说明,冀张薯12号和北方002适合在张家口坝上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常规地面与高空观测资料对2017年5月2-4日张掖市寒潮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寒潮天气过程,是典型的小槽发展型。乌拉尔山脊建立和加强,并进一步向极地地区扩展,促使来自新地岛的极地强冷空气沿乌拉尔山脊前强北风急流南下,堆积到西西伯利亚上空,形成高空低涡。由于乌拉尔山脊顶部冷空气的侵袭,使乌拉尔山脊向东南方向崩溃,推动西西伯利亚强冷空气大举南下,从而造成这次寒潮天气。强的冷平流促使低层锋区加强,有利于地面大风的形成。北支槽前疏散结构,有利于高原槽的发展,高原槽前东移北上的西南暖湿气流为强降雪提供了丰富的水汽条件。  相似文献   
9.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