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1.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农业发展以"家庭农场"为主的经营理念,为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契机.河南省是农业大省,是我国最为典型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样本,研究其家庭农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其他省份乃至全国都有借鉴意义.河南省的家庭农场正处于刚刚起步阶段,面临着很多问题,如农业经营土地细碎化、农业经营主体素质不高、农业经营市场风险等各种问题.在研究国内外成功的家庭农场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河南省的省情探索一条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道路,如加快土地流转制度建设、发展多元经营结构、构建家庭农场主题培训机制、加强家庭农场金融扶持等.  相似文献   
2.
美国是世界上农业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其农产品产量大、种类多,是世界出口农产品最多的国家.美国农业之所以如此成功,除了所具有的自然要素外,更多的与其家庭农场经营模式相关.在总结美国家庭农场发展过程中所实施的土地政策、金融支持政策、政府管理行为、劳动力素质提高、新型生产要素支持等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农业目前发展的现状及我国的基本国情,从土地流转、融资模式与途径、财政支持、劳动者素质提高等方面提出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乡村民宿产业根植于农村,能将农村闲置资源盘活,推动更多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和农村流动,能全面、长远促进乡村振兴。乡村民宿产业在调整乡村产业结构、农民工当地就业、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空心村”问题、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在发展过程中,应以当地文化特色为核心,以多变的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差异化竞争为手段,注重当地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培养高素质从业人员,以实现乡村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应注意乡村民宿产业发展中农民参与程度与质量低、经济收益与非经济收益并重、传统文化“低级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农副土特产品是乡村旅游资源的天然载体,具有种类繁多、可塑性强的特征,不仅能给游客带来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还能为当地增加财政收入、创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为传统农村经济注入非凡的活力.但是,农副土特产在转变为旅游商品的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如开发力度不足,商品意识不清晰,营销观念不强,产业综合竞争力整体偏低.为使农副土特产与乡村旅游产业完美融合,应从产品开发、设计、管理等多方面入手,整合农副土特产资源,不再拘泥于农副土特产是天然旅游商品的传统观念,从内涵上去凸显其作为旅游商品的特质.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乡村文化建设迎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种新的挑战,严重滞后的乡村文化建设难以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在厘清乡村文化和乡村振兴的辩证逻辑关系之上,探讨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即建设自信不足、资金不足、乡村文化资源挖掘不足、建设人才匮乏,并从政府、宣传与引导、盘活文化...  相似文献   
6.
研学旅行产品具有较强的集体性、组织性、计划性、实践性等特征,可以助推中小学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升其综合素质。在广大中小学将研学旅行作为一门课程的大趋势下,市场推出了众多的研学旅行产品。其中广大乡村地区因其资源种类的丰富性、多样性,成为了研学旅行产品的最佳载体。乡村旅游规划是乡村研学产品设计与开发的重中之重,需以各类乡村资源为基础,做好顶层设计;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挖掘各类乡村资源的价值,设计适销对口的产品;将教育专业纳入专家队伍中,充分融入各类教学方案、手段及评估措施;完善各类基础设施,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与水平。  相似文献   
7.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推进,为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而实现乡村旅游健康优质发展,关键在于培养一批科学文化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双高的创新性乡村旅游人才。高职院校是我国乡村旅游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但其存在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特色不明显、师资力量薄弱、终身培训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应以乡村人才培养的“三性”为目标,以开发设计乡村旅游本土课程为核心,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依据,以多元化培训体系为保障,努力实现乡村旅游人才高质量培养与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