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1.
彭小平  熊劲松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709-8711
通过在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中进行文献检索,对1999-2008年我国紫苏科研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对紫苏的研究,涉及领域广泛,内容全面,奠定了产业发展基础,但研究系统性不强,总体发展不平衡,存在结构性矛盾。从紫苏产业化发展角度,阐明了当前紫苏科研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总结了紫苏开发利用价值,提出了促进紫苏产业化发展的研究对策。  相似文献   
2.
从近10年科技文献统计看我国甘薯科研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彭小平  熊劲松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653-11655
通过利用《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采用统计学方法,对2000~2009年我国甘薯科研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甘薯研究,信息量大,内容丰富,涉及领域广泛,但研究系统性不强,总体发展不平衡。对投入高、耗时长、见效慢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以及产品开发方面重视不够。从甘薯产业化发展角度,提出了以市场为导向、延伸产业链条、改善研究结构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在黔西北关门山小流域选取5种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研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全磷及有效磷的分布与残留特征,以期为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和科学施磷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灌木林地坡面表层土壤全磷含量总体高于乔木林地,有效磷含量无明显分布规律。在坡顶、坡中和坡脚3个位置,乔木林地和灌木林地土壤剖面全磷和有效磷含量总体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以表层最高,坡中和坡脚处0~60 cm土层全磷含量高于坡顶;乔木林地坡中和坡顶处土壤剖面全磷分别在80~100 cm和60~80 cm土层附近出现累积现象,但坡脚没有。5种利用类型土壤剖面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均以表层最高,随着土层深度增加总体呈降低趋势,果园土壤剖面全磷含量远高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表层土壤有效磷含量以玉米地最高,乔木林地最低。在0~80 cm土层中,乔木林全磷残留量最低,仅为1 783.7 kg/hm~2,果园全磷残留量最高,达3 416.0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有效磷残留量以灌木林地最低,撂荒地最高,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民主党派参与乡村振兴有一定的优势,能够运用技能助力产业振兴,通过智力支撑助力人才振兴,凭借民主监督助力组织振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民主党派可以在扶植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培育乡村专业人才、整治人居环境等方面着力,推动乡村发展,努力开创乡村振兴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智能温室茄果类蔬菜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在对智能温室茄果类蔬菜病虫害种类及发生特点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选用抗病虫品种为基础,重视植物检疫,加强生态防治,协调使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机械防治等技术,控制化学防治”的智能温室茄果类蔬菜病虫害综合治理策略。结果表明:进行综合治理的智能温室茄果类蔬菜病虫害的发生均在防治经济阈值以下;经检验,生产的茄果类蔬菜达到我国绿色食品A级标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