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6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描述了葱斑潜蝇成虫、卵、幼虫、蛹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2.
韭菜是我市广为种植的蔬菜之一,寿光、诸城、高密等县均有大面积集中种植,所产韭黄闻名遐尔,畅销国内各地。近年发现一种跳育蝽(Halticus sp.)为害韭菜十分严重,若、成虫刺吸韭叶,造成白或浅褐色斑点,严重时,全株叶片变黄枯萎。近年发生面积10万亩,严重地块每平方米虫量近千头。调查发现此虫亦为害大葱。2月下旬在越冬葱田及韭菜田就有大量成虫活动为害,一直持续秋天,11  相似文献   
3.
黑色膜及除草膜覆盖花生效果的研究潘秀美,姜官恒,刘永泉(潍坊市农科院,潍坊261041)花生覆盖普通地膜是一项新的增产措施,但是生产上往往因覆盖质量等问题造成杂草滋生严重,与作物争肥争水,一旦杂草繁茂无法控制时,不得不揭膜除草,使覆盖栽培遭到失败。为...  相似文献   
4.
5.
葱须鳞蛾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葱须鳞蛾在潍坊地区年发生5~6代,以成虫越冬。3月中下旬越冬成虫开始活动、产卵,4月上旬一代幼虫开始为害,5月中下旬出现一代成虫。发生适宜温度为13~24℃,世代发育始点温度为7.1±1.7℃,有效积温为527.2±49.9日度。防治始期为幼虫初孵盛期,以一代和五、六代为关键防治时期。40.7%乐斯本乳油、50%地亚农乳油1000~2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亩喷100公斤,防治效果为92.2~99.27%。  相似文献   
6.
葱斑潜蝇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葱斑潜蝇年发生 6~ 7代 ,以蛹越冬。 4月中下旬越冬蛹开始羽化 ,4月下旬见幼虫 ,5月中旬出现第 1代成虫 ,以后各代重叠发生 ,盛发期在 6~ 9月份 ,完成 1代需 1 7~ 31天。研究明确了该虫的生物学习性 ,虫态历期及温湿度对其生存发育的影响 ,应用综合防治技术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和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描述了葱斑潜绳成虫、卵、幼虫、蛹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8.
化学除草不仅省工、省时、省力,且效果好、增产高,已越来越被农民所接受.在用药时间上,实践证明,冬前施药除草效果优于春季.  相似文献   
9.
葱蒜类蔬菜为山东省特产蔬菜。据统计,全省常年种植面积 26.7万 hm2。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加,葱斑潜蝇为害逐年加重。为了有效地控制该虫的发生为害, 1987~ 1999年我们对该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现将发生为害情况及防治措施报道如下: 1种类鉴定   1987~ 1990年我们广泛采集葱、韭菜上的潜叶蝇,经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杨龙龙先生鉴定,确定为葱斑潜蝇〔 Liriomyza chinensis (kato)〕。 1995年美洲斑潜蝇传入本省后,又连续调查 5 a,尚未发现美洲斑潜蝇为害该类作物。 2寄主种类调查   对本省常年种植的 20余种蔬菜、…  相似文献   
10.
经1981—1984年研究,明确了棉花苗期棉蚜为害对棉株生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程度,依棉株卷叶(指卷曲半圆或全卷,下同)数的增多而加重。卷叶蚜量与苗龄、卷叶指数与卷叶株率和百株蚜量、卷叶指数与减产率均呈直线正相关。由卷叶指数(x)与减产率(y)的相关式:2叶期y=0.2445x+0.3772、4叶期y=0.1826x+0.0142和卷叶指数(x)与卷叶株率(y)的相关式:y=1.5223x+5.0058,结合当地棉花生产水平和防治水平,即可求得以卷叶株率为受害标志和不同产量水平下各苗期的防治指标。并于1985年进行了防治示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