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林业   13篇
综合类   4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随着黄精研究的深入和产业的发展,市场需求逐渐增加,多花黄精人工栽培规模随之快速增大,病虫害问题也日益显现。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文献分析及调查等,明确了浙江地区黄精主要常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控方法。  相似文献   
2.
毛竹林化学除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竹林除草是一项繁重的工作,长期来多用人工除草,费时费工费成本。本研究在浙西南的松阳县进行,应用农达41%水剂、10%草甘膦水剂、克无踪24%水剂等3种除草剂进行试验,效果显著。其中农达除草剂使用方便,成本较低,效果较好,可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3.
以2012年9-10月收集,并于11月初种植保存在浙江丽水的来自浙江、湖北和安徽等地17个不同种源野生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资源为材料,分别在2013年和2014年的11月份采收其根茎,测定产量和多糖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种源的多花黄精产量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各种源之间多糖含量之间具有显著(P0.05)和极显著差异(P0.01),浙江庆元种源、安徽青阳种源、浙江莲都种源、浙江安吉种源为产量丰产型优良种源,种植2年的增产率均超过150%;浙江磐安种源、浙江景宁种源、安徽青阳种源为多糖优质型种源,多糖均超过30%。浙江莲都种源、浙江青田种源、浙江景宁种源为皂苷优质型种源,皂苷含量分别为6.26%,5.40%,5.27%。浙江景宁种源,安徽青阳种源为多糖和产量兼优的综合型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厚朴种源间、种源内家系及家系内个体间的遗传多样性,为厚朴良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分析来自湖北、广西和浙江的厚朴种源间、半同胞家系间及家系内单株间的遗传多样性。[结果]3个种源材料遗传距离为0.048 2~0.128 4,广西资源和浙江景宁2个群体相似性较高。种群遗传多样性平均水平、总种群基因多样度、基因流分别为0.203 5、0.254 1、3.421 7。观测等位基因数和有效等位基因数平均数分别为1.658 3和1.341 4;Nei’s基因多样性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均值分别为0.203 5和0.308 7,其中湖北五峰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为0.225 8),浙江景宁遗传多样性水平最低(为0.173 9)。湖北五峰、广西资源、浙江景宁家系内遗传多样性分别为0.264 4、0.181 9、0.173 8,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415 4。[结论]湖北五峰种源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湖北五峰家系内的遗传多样性最丰富,存在较大的遗传分化。不同种源内家系之间的多样性指数及信息指数相差不多,说明在各自的生态环境中的变异水平相近。在厚朴良种选育过程中应充分重视优良种源、优良家系与优良单株的配合选择。  相似文献   
5.
采集来自湖北、广西和浙江种源的厚朴半同胞家系成熟种子,湿沙保存后进行实生育苗试验,观测幼苗的出苗、生长等情况;落叶后统计幼苗株高、地径等情况。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厚朴幼苗生长过程基本一致,分为出苗期,生长初期,快速生长期和落叶期;一年生幼苗平均株高、地径最高为广西种源(47.04 cm,0.90 cm),最低为湖北种源(29.07 cm,0.78cm);不同种源厚朴幼苗之间株高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地径差异不显著;湖北种源家系间地径差异极显著,株高差异显著。广西种源家系间株高差异极显著,地径差异不显著。浙江景宁种源家系间幼苗株高、地径均差异不显著;家系内单株间株高、地径均差异极显著。一年生厚朴幼苗株高生长最快为广西种源,浙江种源次之,湖北种源最慢,地径生长差别不大;半同胞家系内差异极显著,在厚朴良种选育过程中应充分重视优良种源、优良家系与优良单株的配合选择。  相似文献   
6.
2007-2009年对合江方竹进行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合江方竹在丽水引种获得成功,适宜在丽水市海拔300~700 m、背风向阳、冬暖夏凉、空气湿度高的地方种植;合江方竹出笋期9月下旬至11月中旬;合江方竹笋营养丰富,与丽水本地剌方竹笋相比笋味更鲜美,鲜味氨基酸含量为209.04 mg/100g·FW,干笋氨基酸总量达11.179 7g/100g;种植密度3 000株hm2,种植当年就可出笋,母竹出笋率52.3%,平均每株母竹出笋3.4支,种植第3年可郁闭成林,鲜笋产量可达3 750~7 500 kg/hm2,施肥可提高鲜笋产量.  相似文献   
7.
野生木竹笋是纯天然绿色食品,具有营养丰富、品质优良及笋味鲜美的特点,开发潜力很大。通过合理的林分改造及抚育管理,可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增加林农的收入。在适宜山地也可通过人工补植或种植,以增加木竹资源的有效数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浙西南地区不同年龄黄甜竹Acidosasa edulis地上部营养元素质量分数及分配特性,为黄甜竹林地土壤养分管理和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全收获法计算生物量,测定不同年龄(1~3 a)和不同地上部位(叶、枝、秆)的植株样品中氮(N)、磷(P)、钾(K)、钙(Ca)、镁(Mg)、铁(Fe)、锰(Mn)、铜(Cu)和锌(Zn)等9种营养元素。  结果  ①黄甜竹地上部营养元素质量分数最高为叶(48.73 g·kg?1),其次为枝(17.61 g·kg?1),秆中最低(16.30 g·kg?1);叶中各营养元素从高到低依次为N、K、Ca、Mg、P、Mn、Fe、Zn、Cu,枝中为N、K、Ca、P、Mn、Mg、Fe、Zn、Cu,秆中为N、K、P、Ca、Mg、P、Mn、Fe、Zn、Cu。各部位营养元素质量分数受竹龄影响不同,其中枝受竹龄影响最大,秆次之,叶最小。②营养元素积累量秆中最大(687.38 kg·hm?2),其次是叶(333.01 kg·hm?2),枝中最小(166.29 kg·hm?2)。不同营养元素的积累量从大到小依次为N、K、Ca、P、Mg、Mn、Fe、Zn、Cu。③不同部位营养元素分配率不同,总体表现为秆中最高(57.92%),其次是叶(28.06%),枝中最低(14.01%)。  结论  黄甜竹中N元素积累量最高,表明黄甜竹有较强的氮吸收能力,生产上要适时补充氮肥。竹叶中营养元素全面,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图1表3参29  相似文献   
9.
通过两年试验研究,掌握了刚竹鞭笋形成与生长规律,通过采用施肥灌溉,全面清园,适时挖笋,合理留竹,整枝钩梢等定向培育技术措施,使单产达762kg/667m2,投入产出比为1:3.61。  相似文献   
10.
马兰种子发芽试验初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马兰种子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模式和不同栽培基质对马兰种子发芽存在着显著差异,采用保护地栽培并同时采用鸡粪 废菌棒的基质配方,是本次试验选出的理想栽培模式和栽培基质配方,马兰平均出苗株数可达299株/m^2,可以作为马兰周年高产栽培技术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