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以根结线虫病样、番茄品种及组合为试材,采集包头市根结线虫暴发地一个根结线虫病样,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利用PCR技术对24个番茄品种及组合进行Mi-1基因扩增筛选.结果表明,感染内蒙古包头市番茄的根结线虫为南方根结线虫;筛选出3个纯合抗根结线虫番茄组合.抗感品种及组合均产生750 bp的特异片段,纯合抗病基因的番茄组合存在TaqⅠ酶切位点,酶切后产生了570和160 bp特异性片段,为防治当地番茄根结线虫及培育抗病品种积累材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2种方法预防和防治番茄溃疡病。[方法]一种方法是对已检测携带番茄溃疡病菌的番茄种子进行浸种,分别调查种子内部和种子表面的孢子负荷量;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单剂初筛和药剂混配试验研究生物农药对番茄溃疡病的防治效果。[结果]种子处理试验表明,种子内部及表面的孢子负荷量最低的是通过55℃恒温水浴处理过的种子,其次是0.01%醋酸溶液处理的番茄种子。药剂筛选试验表明,中生菌素混配氢氧化铜防治番茄溃疡病的效果最佳。[结论]该研究结果为番茄溃疡病的有效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张冬梅  高娃  刘丹  张东旭  潘子旺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1):166-167,170
[目的]明确不同番茄品种对美洲斑潜蝇的选择性差异。[方法]在温湿度恒定的小气候环境中,研究了美洲斑潜蝇对18个不同番茄品种及材料的选择性。通过零频率估计法测定了美洲斑潜蝇幼虫的种群密度,同时调查虫情指数。[结果]美洲斑潜蝇对不同番茄品种的选择性存在差异。野生番茄品种ZBNH11的虫情指数最低,其次是包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出的15个番茄品种及材料,而引进的钻红八号和普罗旺斯的虫情指数最高。[结论]研究结果为合理利用抗性品种减轻美洲斑潜蝇危害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玉米品种农大108为试验材料,当玉米幼苗2叶1心时,一部分在常温下(25℃/18℃)培养,另一部分在低温下(10℃/4℃)培养,以叶片喷施0.4 mmol/L亚精胺为处理组,喷施蒸馏水为对照组,研究亚精胺在玉米幼苗冷胁迫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低温胁迫抑制了幼苗生长,加剧了叶片中超氧自由基和过氧化氢的产生,提高了膜脂过氧化水平,降低了叶绿素含量。叶片喷施亚精胺,显著缓解了冷胁迫导致的生长抑制、叶绿素含量下降、活性氧积累和膜脂过氧化,提高了幼苗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使抗氧化酶活性显著提高。此外,亚精胺处理提高了冷胁迫条件下幼苗热激蛋白HSP70和HSP90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外源亚精胺能提高玉米幼苗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5.
大西北牌多元微肥在包头市固阳县进行的喷施试验结果表明:在马铃薯生育期间喷施3次多元微肥,喷施微肥的马铃薯各项指标都较对照增高,最主要的是能够有效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商品率。  相似文献   
6.
以"维多利亚"葡萄为试材,研究了在温室中增施1 200mg·L~(-1) CO_2对葡萄的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霜霉病发病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室条件下增施1 200mg·L~(-1) CO_2,"维多利亚"葡萄提前8d采收;与不增施CO_2相比,葡萄横径增加了35.07%、纵径增加了7.37%、平均单粒质量增加了17.39%、前期商品果产量增加了24.88%、商品果总产量增加了46.14%,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了20.61%,差异极显著;葡萄霜霉病害发病率及发病指数降低了50%以上,防控效果显著。说明在温室条件下增施CO_2可使葡萄提早采收,显著增加葡萄产量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霜霉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摘要:结合内蒙古西部地区气候、土壤等地理条件和当地相关种植技术,通过行距调整、株距配置、品种筛选、合理密植、共生期和中后期管理等措施,形成加工辣椒套种西(甜)瓜高效栽培技术,改善了田间群体结构,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农业收入。从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播种育苗、苗期管理、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方面介绍了辣椒套种西(甜)瓜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
品种纯度检验是新品种保护及种子生产的技术依据,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影响。文章根据生产实际,介绍了蛋白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及田间小区种植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苹果梨在上世纪60年代引入包头地区,沿大青山一带栽培,80年代在包头土右旗黄灌区栽培,80年代后在内蒙古河套地区大规模栽培。由于技术推广滞后,导致有产量没有品质,出现了0.4元/kg的价格,果农损失惨重。为此,我们在包头市果树果品科学技术研究所实验场和土右旗黄灌区建立苹果梨密植矮冠标准化栽培示范园,经过10多年的栽培试验,使苹果梨667 m2产量控制在2000~2500 kg,平均单果质  相似文献   
10.
沈农2号苹果系沈阳农学院杂交育成,包头市果树研究所在上世纪60年代初引进栽培。由于其外观美丽,品质佳,近年来当地果农改叫“人参果”,没几年消费者就已经完全认可了“人参果”这个名字,反倒冷落了沈农2号。现该品种在我市的栽培面积近50hm^2,年产值100多万元,是我地区果农增收的三大苹果品种(其他为123和七月鲜)之一。为促进该品种的进一步发展,特将其主要性状及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