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1篇
林业   12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5篇
  3篇
综合类   99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69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猴头菇已被许多菇农所重视,为了筛选出适合我省气候条件以及适宜用棉籽壳栽培的优良猴头菌种,我们于1988年对引进的九个猴头优良菌株进行了比较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材料供试猴头菌株的编号及引进单位:H—3,引自上海农科院;H—4,引自广东微生物所;H—5,引自山西原平农校;H—6,引自中国农科院士肥所;H—7,引自浙江常山微生物总  相似文献   
2.
在反刍动物养殖过程中,堆放贮存的粪便是甲烷的重要排放源之一,了解堆积粪便甲烷排放的影响因素,对农业源的甲烷减排具有重要意义。粪便甲烷是微生物在厌氧条件下降解复杂有机物时产生的,其生成过程包括水解、酸化、转化和甲烷生成四个步骤。温度、理化特性、pH、氧化还原电位、微量元素含量和管理方式均影响粪便甲烷的生成。因此,本文对以上影响粪便甲烷合成的因素进行了综述,希望为制定堆积粪便的甲烷减排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水田系列拖拉机于1976年6月完成全部工作图纸的设计后,参加联合设计的各厂开始分别投入试制。从1977年1到10月,武汉拖拉机厂、江西拖拉机厂、福建拖拉机厂、杭州拖拉机厂、丰收拖拉机厂等先后试制成功了350型、500型、510型、650型两轮驱动拖拉机及504  相似文献   
4.
小麦白粉菌的联合致病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传统应用的生理小种研究方法存在着因鉴别品数的不同及其数目的改变而引起小种命名的混乱;同小种不同菌株致病性不同及有限的鉴别寄主不能及时区分出危险性小种等问题,本文改用病菌群体对品种的毒力频率和联合致病性方法,用河南各地的90个小麦白粉菌株分别接种9个已知抗性基因的品系和8个推广或区试品种所得到的侵染型资料,分别计算菌株群体对各对品种的联合致病性系数和联合毒性系数.结果表明本省小麦白粉菌群体中的V1和V3c、V1和V5及V3b和V3C等毒性基因是联合的;花培28和周80—48及周80—48和郑州831等品种组合搭配种植可有效地控制小麦白粉病.因此这套方法对生产和抗病育种的作用是直接的.文中提出应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不同,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以提高病原物致病性研究结果的有用性.  相似文献   
5.
小麦品种的慢白粉性田间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小麦品种的慢白粉抗病性是一种较稳定的抗病类型。许多研究证明,慢白粉性组分包括侵染效率低、潜育期较长、产孢能力弱,从而使白粉病上升速度缓慢,最终严重度和普遍率较低。对于如何评价品种的慢白粉性,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方法,比较趋向一致的是用病害严重度作为选择指标。本文报道了1988和1989两年在田间用白粉病严重度发展曲线下面积和最终严重度作指标评价10个小麦品种的结果,以期寻找出具慢白粉性的品种。  相似文献   
6.
 小麦白粉病近年在我省各地普遍发生,造成一定损失,研究明确主要品种抗白粉性的遗传行为,提高抗白粉小麦育种的效能,是一项急待开展的工作。本文简述了1983-1985年间我们对4个抗原品种在田间接种下进行抗白粉遗传研究的部分结果。  相似文献   
7.
小麦颖枯病菌(Septoria modorum)的种子带菌是导致病害流行的重要接种源。检测麦粒带菌的方法已有吸湿纸法和琼脂培养基法等,而利用牛胆汁琼脂培养(在近紫外光下观察菌落萤光),测定则更准确亦更省时,但这种培养基上交链孢、镰刀菌、附球菌和长蠕孢等的菌落亦能产生相近的萤光。  相似文献   
8.
张卓研 《农业考古》1991,(1):295-296,315
在贵州省黔东南和广西北部、西部深山地区,或者在云南和湘西山区,到今天,仍有不少各族人民,利用当地山沟水源,在适当地点,架设碓和臼,上庇以茅棚,以水力为原动力,进行粮食加工。这种碓于古代一向被称为“水碓”。惟元人王祯《农书》中称之为“槽碓”。明人宋应星《天工开物》仍称之为“水碓”。这种水碓(槽碓)作为粮食加工或对其他物质加工,在我们中国历史上曾广泛的被使用。  相似文献   
9.
平菇是我省栽培面积最大的菇类,每年投料(棉籽壳)约4000万公斤,产鲜菇约3600万公斤,产值约4860万元。近年来,虽然在培养基配方、栽培方式和管理方法上都有了较大的改进,但其产量仍不稳定,平均生物效率仅90%左右,特别是霉菌污染对菇农的威胁更大。为此从1985年起,我们采用佛罗里达平菇和枣庄117粗皮侧耳两个菌株,进行了高产栽培试验.1985年和1986年分别投棉籽壳料1750公斤和2500公斤,生物效率达150.1%和158.6%.现将其栽培技术报道如下。一、培育优良菌种(一)母种培育:优良的母种是获得高产的第一步.经多次试验表明,以每年进行一次组织分离,挑选性状优良的母种做扩大种,采用PDA 加富培养基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团总支组织发起的“茶叶所首届青年学术报告演讲会”于3月18日在该所举行。演讲会共收到学术论文17篇,内容涉及茶树栽培、生理生化、植物保护、科技情报、茶叶机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