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9篇
林业   161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4篇
  5篇
综合类   152篇
农作物   55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38篇
园艺   36篇
植物保护   38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39篇
  1985年   39篇
  1984年   37篇
  1983年   36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6篇
  1978年   13篇
  1977年   19篇
  1976年   12篇
  1975年   11篇
  1974年   3篇
  1972年   4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主要棉区棉花经济施用氮肥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棉区生产条件的改善,农村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广大棉农为了追求棉花高产,棉田氮素化肥投入量显著加大,施肥次数明显增多。由于肥料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加之氮肥施用技术不当和用量过大,致使棉花迟熟减产,纤维品质下降,投资高,效益低,而低产棉田却因氮肥供应不足或施用不当,得不到应有的增产效益。因此,如何经济合理施用氮肥,充分发挥氮肥的经济效益,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为此,协作组  相似文献   
2.
我国北方大白菜病害现状及发展的浅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大白菜是我国的重要蔬菜,播种面积近67万 hm2, 70%分布在我国北方。大白菜的丰歉,对北方城乡人民蔬菜的供应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大白菜病害是影响大白菜优质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50年代以来,霜霉病、病毒病、软腐病对生产威胁最大,简称“白菜三大病害”。几十年来,广大菜农及科技人员做了大量的研究与防治工作,选育出一批抗病品种,研究总结出采用抗病品种、适时播种、高畦栽培、合理浇水、及时药剂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使白菜三大病害在大部分地区得到比较明显的控制。 随着耕作制度的改变,抗病品种的推广,生态条件的变化,大白菜主要病害的…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目前国内组建和发展烟农专业合作社的现状以及遇到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快土地流转、提高烟农认识、培养内生机制以及综合利用基础设施等措施,以促进烟农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1986~1990年,稻种资源抗病性鉴定协作组对39083份材料进行了抗白叶枯病性鉴定。通过初、复筛鉴定和分菌系测定,结合农艺性状综合评价,从中推荐18份品种可供生产上直接或间接利用。  相似文献   
5.
由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共同主持的华东地区、北京市果、桑、茶园(以下简称三园)草害防除协作会议于3月1~3日在南京召开。参加协作会议的有来自北京、江苏、安徽、山东、浙江、江西、福建等省市农业、农垦、科研、高等院校、农资等协作单位代表20多人。  相似文献   
6.
我市为中稻区,杂交稻种植面积占50%以上,孕穗期后,纹枯病、云形病、叶尖桔病、叶黑肿病、鞘腐病、紫秆病、稻曲病、粒黑粉病等常相继发生,且早衰现象明显。1982—1983年曾用粉锈宁进行防病防衰试探性试验,发现有效。1984年组成协作组,对粉锈宁在中稻上的防病对象和效果、施用技术、防衰增产效应等开展了室内测定,和田  相似文献   
7.
1981—1984年省植保站组织了9个单位对水稻纹枯病较系统地进行了试验研究。经早、晚稻45个品种,88.847亩稻田,分别测定了各级发病株率与产量损失率的关系,并确定防治指标及防治适期。药剂防治示范面积达636275亩。  相似文献   
8.
鉴定标样采自晋、冀、鲁、豫、陕、甘、川、青、宁、滇、黔、鄂、苏、沪等14省 (市、区)的小麦成株,秋苗和自生苗。 从表中数据分析,我国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条中25号仍居首位,1985年明显下  相似文献   
9.
苹果蠹蛾[Laspeyresia pomonella(L.)]是世界上为害苹果和梨的主要蛀果害虫,被许多国家和我国列为植物检疫对象。该虫在我国现仅分布于新疆。英联邦昆虫研究所(Common-wealth institute of entomology,C.I.E.)(1951,1976)根据陈方洁、王飞鹏(1936)及胡经甫(1938)的记述,将我国浙江(奉化)、河北、湖北、东北三省(辽宁、吉林、黑龙江)、北平(北京)及新疆等8个省、市、自治区划分为该虫分布区,从而严重影响我国苹果及梨的出口和外销。为了查清该虫在我国的分布情况,首先核对并纠正 C.I.E.制图所依据的上述两篇文章的错误,同时在张从仲等(1984—1985)在山东、辽宁等8省市大面积进行的苹果蠹蛾性诱剂监测的基础上,于1991年4—10月在山东、辽宁、河北苹果和梨主要产区及出口基地继续进行苹果蠹蛾性诱剂监测、果园调查及剖果检查,结果均未发现苹果蠹蛾成虫或幼虫。到目前为止,此虫仍局限分布于我国新疆。  相似文献   
10.
乐吉化工厂于1990年新开发了丁农颗粒剂除草剂,省农药检定管理所组织全省进行多点试验示范,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一)丁农的杀草谱和防效丁农含丁草胺和苄黄隆,丁草胺对稗草高效,苄黄隆对阔叶草、莎草广谱高效,而且对稗草也有较好的抑制效果,二者混配对常见杂草均有高效,但对萍藻类无效。经中国水稻研究所在植物生长箱中试验,亩用丁农750克在25℃、光照强度为8000Lx每日12小时的条件下,对稗和矮慈姑效果均可达100%。 6个单位田间不同用量小区试验,每亩500~2000克对矮慈姑的效果平均在90~99%(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