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为提高江苏省宜兴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水平,特进行12.5%氟环唑SC田间应用示范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用12.5%氟环唑SC 50~60 mL兑水60 kg均匀喷雾2次,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第1次用药宜掌握在水稻纹枯病发病初期(即病害上升期),第2次用药以在水稻破口抽穗前7~10 d为好。  相似文献   
2.
江苏宜兴地区小麦赤霉病重发原因及防控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小麦赤霉病田间调查数据和药剂防治结果为切入点,总结了2016年江苏宜兴地区赤霉病发生显症早、发展快、发生普遍、主栽品种间抗性差异不明显、晚播小麦损失大等特点。通过比对近10年来小麦赤霉病发生情况,分析认为田间菌源充足、气候条件适宜、农户防治不到位等因素是引起该病近年来连年重发的主要原因,并从菌源、品种抗性、防治适期、药剂选择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3.
砷毒田对水稻的危害及其后续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砷以砷的氧化物和砷酸盐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砷的氧化物为三氧化二砷、五氧化二砷,砷酸盐主要有砷酸钠、砷酸钙、砷酸铅、砷酸铁,毒性以三氧化二砷为最强,人中毒剂量为10~50mg,致死量为100~300mg.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33%氰氟虫腙SC防治稻纵卷叶螟的应用效果、最佳剂量及其对水稻生长的安全性,特进行了相关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稻纵卷叶螟一龄幼虫高峰期,每667m~2用33%氰氟虫腙SC30~40mL兑水40 kg均匀喷雾,杀虫效果可达95%以上,并具有良好的速效性和持续性,且对水稻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40%甲氧·茚虫威SC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最佳剂量及其对水稻生产的安全性,特进行了其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0%甲氧·茚虫威SC对稻纵卷叶螟的速效性和持续性均较好,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且对水稻生长安全。在稻纵卷叶螟一般发生年份的卵孵高峰期,以每667 m~2用40%甲氧·茚虫威SC 10~15 mL兑水40 kg喷雾防治为宜;在稻纵卷叶螟中等偏重到大发生年份,以每667 m~2用40%甲氧·茚虫威SC 15~20 mL兑水40 kg喷雾防治为好。  相似文献   
6.
三叶草是一种豆科牧草,植株矮,匍匐生长;主要生长期在秋、冬、春季,夏季处于休眠状态;一年播种,多年生长.引入果园后,表现良好,是一个很有前途的果园地面覆盖草种.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90%禾草丹乳油对机插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和对水稻的安全性,于2018年进行了相关药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机插稻田杂草防除中,于水稻机插当日,每667 m~2用90%禾草丹乳油100 mL加32%苄磺隆可湿性粉剂15 g直接喷滴,施药时保持2~3 cm浅水层,然后于水稻机插后12 d,每667 m~2用90%禾草丹乳油100~150 mL加32%苄磺隆可湿性粉剂20 g或10%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20 g拌尿素10~15 kg均匀撒施,用药后保持3 cm左右浅水层5~7 d,对杂草的防效果可达95%以上,且对水稻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8.
砷污染对水稻的影响及其转化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砷化合物是有毒物质,人体中毒剂量为10~50mg,致死量为100~300mg,但人摄入砷化物后,数日至一周内经尿液排出75%,其余经粪便排出,目前尚无资料证明砷在体内可长期蓄积,只能残存于头发、指甲、骨组织中数年.按照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要求,稻谷砷含量指标为0.7mg/kg,在这个标准内,人食用是安全的.但是经砷污染的稻田,其稻苗生长虽受到严重影响,而稻谷的砷含量仍低于0.7mg/kg,未超过无公害农产品稻谷的安全指标,因此,研究砷污染对水稻农艺性状和籽粒产量的影响就农业领域而言仍显得十分重要.1999年宜兴市屺亭镇由于饲料添加剂氨苯胂酸的生产,导致500多亩水稻不同程度受害,并影响至今.  相似文献   
9.
立体农业把自然环境、作物、动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现代农业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立体农业在宜兴推广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尤其在宜南丘陵山区和太湖渎区,立体农业的发展更为迅速.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出江苏省宜兴市小麦生产上高产高效的缓释肥施用方式,从而为宜兴市小麦高产栽培提供技术支撑,特研究了不同缓释肥施用方式对小麦群体、产量及其构成、经济效益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采用宜兴市当地主推的施肥模式,小麦实际产量最高,且生产成本最低,经济效益最好;在两种缓释肥施用方式中,缓释肥两次施用的小麦实际产量高于缓释肥一次性基施的小麦,但由于缓释肥两次施用增加了1次追肥成本,故缓释肥两次施用的小麦经济效益仅略高于缓释肥一次性基施的小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