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30个F_1代组合的穗部性状进行超高亲优势分析,并对配组的60个亲本的穗部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30个组合F_1代材料的穗粒重、穗粒数、穗长、总小穗数、有效小穗数均有不同程度的超高亲优势,且穗粒数、有效小穗数的超高亲优势达极显著水平。子代与亲代材料穗部性状间均具有高度的相关性,穗粒数与穗粒重、穗粒数与总小穗数、穗粒数与有效小穗数、穗粒重与穗长、穗粒重与总小穗数、穗粒重与有效小穗数、穗长与总小穗数、穗长与有效小穗数、总小穗数与有效小穗数间相关性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
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襄麦25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襄麦25是襄樊市农业科学院以矮败Tai1062为杂交平台与鄂麦19杂交后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中筋、早中熟小麦新品种,2008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湖北省各麦区种植.该品种在产量、品质和抗性上都全面超过了郑麦9023,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106个杂交组合中21个超标优势组合F1代产量性状及相关性分析,发现各超标优势组合的产量三因素均具较高水平。其中,有效穗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通径系数为0.8536;穗粒数次之,通径系数为0.4355;千粒重贡献较小,通径系数仅为0.2492。由此表明,湖北麦区生态条件下杂交小麦强优势组合的选配应在有效穗数和穗粒数两因子上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当前襄樊小麦生产上的具体问题,提出了2009年小麦中后期应以抗旱保墒、争穗争粒保粒重、养根护叶防早衰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襄麦35是湖北省襄阳市农业科学院采用复合杂交方法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新品种,2015年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全省各麦区种植。该品种集北方小麦的丰产性和南方小麦的多抗性于一体,并且主要品质指标达到国家中筋小麦标准(GB/T17320-1998),是湖北省小麦高产育种的成功尝试,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襄麦25是湖北省襄樊市农科院作物所以矮败Tai1062为杂交平台,与鄂麦19杂交后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中强筋小麦新品种.2008年8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登记号为鄂审麦2008004.  相似文献   
7.
利用矮败小麦进行聚类轮回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矮败小麦为群体改良工具,提出了小麦聚类轮回选择育种技术.按照育种目标组建不同类群,分类群聚合同类有益基因,使基因在相对同一的趋向上进行交流和重组.实现主效基因的有效结合和微效基因的相互累加,轮回改良群体,逐渐逼近育种目标.育成了一批遗传背景丰富,具有优质、高产、多抗特性的小麦新品种和特异材料,为小麦的群体改良探索出了一条简易高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前,惊蛰已过,我市小麦已经拔节.小麦生产进入了中后期管理阶段。这一时期小麦的生长特点是由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逐渐转入以生殖生长为主,生长中心以茎、穗为主.分蘖出现两极分化,大分蘖成穗,小分蘖死亡。是小麦一生中生长速度最快、生长量最大、水肥需求最多的时期。也是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本着作物“三分种,七分管”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小麦赤霉病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霉病是淮河以南及长江中下游麦区发生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分析了赤霉病的发生规律及环境条件,详述了病状及诊断办法,提出了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0.
襄麦55是湖北省襄樊市农科院作物所以高代品系7019(组合为8811/贵农24-7)与鄂麦19杂交后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中筋小麦新品种.2009年8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登记号为鄂审麦2009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