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研究中华补血草的内生真菌及其发酵物的抑菌活性和抗氧化活性,旨在深入开发天然药物新资源。以中华补血草为研究对象,分离纯化出内生真菌,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法和羟基自由基清除法对其发酵物进行抗氧化活性试验,采用牛津杯法和MTT法进行抑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从中华补血草中共分离纯化出11株内生真菌;菌株A-2-13、A-1-5、A-2-5、A-1-8、A-2-8等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在1 000.00、500.00、250.00、125.00μg/m L发酵物浓度下,菌株A-2-13对DPPH自由基及菌株A-2-5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均高于90%;菌株A-1-5、A-1-16、A-2-5、A-2-7、A-2-13的抑菌活性较强,且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抑菌率几乎均高于90%。说明中华补血草中蕴含着具有抑菌活性和抗氧化活性的内生真菌,可对其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
对大菱鲆胚胎发育过程进行观察,研究胚体的生长性能以及核酸、蛋白的变化,分析生长性状与生化指标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 在不同发育时期,大菱鲆胚体长度呈现“缩小-膨大-再缩小-再膨大”的变化过程,在受精后5 h 40 min出现最小值0.998 mm,在孵化期出现最大值1.089 mm。(2) 油球在卵裂期之前逐渐增大,在卵裂期之后逐渐缩短;在受精后9 h 40 min的多细胞期达到最高值0.192 mm,在受精后65 h达到最低值0.176 mm。(3) 胚体质量在原肠期之前呈增大趋势,原肠期之后呈降低趋势;在受精后7 h 30 min的128细胞期出现最低值0.340 mg,在9 h 40 min的多细胞期出现最高值0.674 mg。(4) RNA/DNA和蛋白质/DNA比率变化表明,大菱鲆胚胎发育至卵裂期后,胚体的生长以细胞增殖为主直至囊胚期;之后胚体生长以细胞增大为主直至原肠期;胚胎发育至原肠期后,胚体的生长以细胞增殖为主直至器官形成期;之后胚体生长以细胞增大为主直至孵出;即大菱鲆胚体的生长是细胞增殖和细胞增大周期性交替的过程。(5) 胚胎形态性状和胚体质量跟生化指标间均为“二项式”关系,而且RNA/DNA比率是与胚胎生长性状关系密切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采用泥鳅及蝌蚪红细胞微核技术,测定微核率,对小洋河市区段河水进行遗传毒性的检测.结果表明,小洋河市区段各采样点河水组泥鳅及蝌蚪红细胞微核细胞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且蝌蚪红细胞对致突变物质的敏感性高于泥鳅红细胞.小洋河水质对泥鳅及蝌蚪红细胞均具有显著的遗传毒性,水样中有致突变活性物质存在.  相似文献   
4.
随机选取正常体色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和白化牙鲆各55尾,测定其全长(TL)、体长(BL)、头长(HL)、尾柄高(CPW)、体高(BH)5个生长性状和体质量(BW)。运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分析了各个生长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效果,并且建立了以生长性状为自变量、体质量为因变量的多元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正常体色牙鲆中全长是影响体质量的最重要的生长性状,其次是体高;白化牙鲆中体长是影响体质量的最主要的生长性状。建立的多元回归方程分别为:正常体色牙鲆BW=-27.6+13.96TL+3.8BL+65.4HL-240.7CPW+80.9BH,白化牙鲆BW=145.1-302.6TL+176.44BL+214.5HL+187.04CPW+152.37BH。试验结果为牙鲆养殖过程中优势性状的选择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盐城市射阳洋马药材基地的抗癌植物资源按种属进行了整理、分类,结果表明该基地的抗癌植物约57科117 种.概述了其中主要抗癌植物的药用部位及活性成分,分析了基地抗癌植物开发利用状况,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抗癌植物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比较研究5种中华补血草黄酮类化合物——异鼠李素、槲皮素、异槲皮苷、木樨草素、芹菜素的体外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运用MTT试验,检测5种中华补血草黄酮类化合物对Hep G2和Hela肿瘤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运用DPPH自由基清除试验,检测中华补血草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可知,5种中华补血草黄酮类化合物均显示一定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但其活性强弱存在差异。本试验条件下其抗肿瘤活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木樨草素>槲皮素>异鼠李素、芹菜素>异槲皮苷;体外抗氧化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槲皮素>木樨草素>异鼠李素>芹菜素>异槲皮苷。结果表明,中华补血草黄酮类化合物木樨草素、槲皮素、异鼠李素、芹菜素等为中华补血草抗肿瘤作用的重要活性成分,抗肿瘤作用与其抗氧化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