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该文简要介绍了忻州市冷凉山区马铃薯发展现状与推广良种,总结了马铃薯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马铃薯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莜麦又名裸燕麦,属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须根,茎中空有节,叶片长而尖,穗为圆锥花序,子粒为颖果。喜欢凉爽气候和湿润环境,要求较低的温度,约需1500~1900℃的积温,日照均温在10℃以上,无霜期为90~110天,为长日照短日期作物,对自然环境抗逆性强,耐寒、耐旱、耐瘠,抗盐碱。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马铃薯在忻州市适宜区域内大面积推广种植,该文主要从青薯9号的基本特征、产量表现、抗逆性、选种、包衣、栽培等方面介绍了该品种在忻州市马铃薯主产区的种植表现及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4.
菌核病是山西省红芸豆产区的一种重要病害,为明确其病原菌种类,通过组织分离法、致病性测定、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山西省红芸豆菌核病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在PDA培养基上,病原菌菌丝初期呈白色絮状,培养7 d后在菌落边缘出现黑色鼠粪状菌核,菌核直径2.0~4.5 mm,菌核萌发产生1~3个子囊盘;子囊呈圆柱形或梭形,大小为(120.0~140.5)μm×(9.2~11.6)μm;子囊内含8个无色、椭圆形子囊孢子,大小为(8.4~12.0)μm×(4.0~5.5)μm。代表菌株J8-1.8可侵染红芸豆茎部和豆荚引起发病。以rDNA-ITS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J8-1.8与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聚为一支。结合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确定引起山西省红芸豆菌核病的病原菌为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相似文献   
5.
向日葵菌核病是我市向日葵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每年都有程度不同的发生,严重时对向日葵的产量和品质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农田杂草一般是指生长在农田的野生植物,是人们有意识种植的农作物之外的一切非目的性植物。主要为草本植物,也包括部分小灌木、蕨类及藻类。山西省农田杂草共计200多种,主要有苋科(反枝苋)、马齿苋(马齿)、藜科(扫帚菜、碱蓬)、十字花科(独行菜)、桑科(麻子、律草)、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主要病虫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虫害是影响马铃薯生产稳定发展和限制单产提高的重要因素。马铃薯病害多达百余种,一般减产10%~30%,严重的可减产70%以上。我们对晋西北主要马铃薯病虫害作了初步的种类调查,其中病害主要有晚疫病、环腐病和病毒病等,虫害主要有二十八星瓢虫、蛴螬、蚜虫等,同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获得对红芸豆根腐病菌具有良好拮抗效果的菌株,研究采用组织分离法,从苍耳中分离内生细菌,以红芸豆根腐病菌尖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为靶标菌,通过平板对峙法、形态特征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拮抗细菌的筛选和鉴定,采用共培养法研究拮抗细菌对尖镰孢菌的抑制作用,并测定拮抗细菌抑菌谱及其对红芸豆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从苍耳根、茎、叶中共分离得到36株内生细菌,从中筛选到对尖镰孢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的菌株xj-1-2。结合形态学和gyrB基因序列分析,结果将菌株xj-1-2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xj-1-2能导致尖镰孢菌菌丝分枝增多,产孢量减少;在4、6、8 h时对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100%、79.45%、73.54%。该菌株具有广谱抑菌活性,对厚垣镰孢菌、三线镰孢菌、芬芳镰孢菌等8种病原真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分别用浓度为1×107、1×108、1×109 cfu/mL的xj-1-2菌悬液和发酵液处理红芸豆种子后,发芽率和芽长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差异,说明x...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