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1篇
  202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免耕旱育秧和塑盘育秧抛秧栽培技术的基础上,提出更轻简实用的杂交晚稻免耕常规水育秧近距离抛秧高产栽培新技术,小面积示范,取得了增产、省工、节本、增收的效果。文章介绍了这一模式的技术路线、对比试验、技术优越性及技术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不同移栽密度与穗型品种对再生稻产量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以移栽密度为主区(D1:15万穴/hm2、D2:18.75万穴/hm2、D3:22.5万穴/hm2、D4:26.25万穴/hm2、D5:30万穴/hm2、D6:33.75万穴/hm2),品种为副区(TYHZ:多穗型品种天优华占、HLY898:穗粒数兼顾型品种徽两优898、YLY900:大穗型品种Y两优900)。【结果】品种类型和移栽密度对头季产量构成及周年产量均有显著影响,但不存在显著性交互作用。穗粒数兼顾型品种HLY898头季产量最高,产量因子之间协调能力强,结实率高,周年产量也最高,其次是多穗型品种TYHZ,头季分蘖能力强,成穗率高,有效穗数足,头季和周年产量均显著高于大穗型品种YLY900。大穗型品种YLY900头季群体生长速率快,穗粒数高,但是分蘖能力差,成穗率低,收获指数低,导致头季产量和周年产量均最低,显著低于其他类型品种。移栽密度以D5处理最佳,其头季和...  相似文献   
3.
杂交稻T优535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T优535是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三系杂交早稻新组合,2008年通过了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衡阳大面积示范种植,表现为丰产性好、适应性广、农艺综合性状优良、抗性和米质均较好.并探索了一套实用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中种1A是以新香B为母本与早籼品系9801杂交,从杂交F2代中选优良单株与V20A测交和回交选育而成的早熟籼型不育系。该不育系不育性稳定,米质较优,蛋白质含量较高,配合力强,于2006年2月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其所配组合中种优448表现高产优质,于2008年3月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传统的人工插秧模式已不能满足当前的生产需求,为保证我国粮食的安全,传统的人工插秧种植模式必须向机械化和轻简化转型。【方法】课题组通过大面积田间示范的方式,以优质晚稻泰优553作为试验材料,比较了3种常见轻简化模式(机插、有序机抛和手抛)下的产量。【结果】有序机抛轻简化模式最佳,示范片整体生长平衡,株高和穗型均匀,结实率高;按照净谷比99%、水分13.5%折算成综合产量,有序机抛示范片测产平均产量为577.6 kg/hm2,较手抛和机插分别增产14.4%和9.8%,增产明显,生育期较手抛和机插约缩短1 d~4 d。【结论】有序机抛轻简化模式具有产量高、生育期短、效益好、适用性强等特点,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