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为研究环境因子对梭梭荒漠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采用路线调查和典型样地布设相结合方法,对准噶尔盆地典型梭梭沙质荒漠0—100 cm不同土层土壤有机碳进行测定,揭示其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0—100 cm各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范围为0.00~11.46 g·kg-1,均呈中等变异水平,且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呈降低趋势。梭梭荒漠土壤有机碳含量是白梭梭荒漠土壤有机碳含量的1.40倍(P<0.05),由此表明,梭梭荒漠的固碳能力更强。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引起梭梭荒漠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变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土壤pH、植被覆盖度和土壤含水量,为退化梭梭荒漠的恢复治理及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培养皿纸上发芽法,研究生物菌剂(地衣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农用复合生物菌、复合芽孢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放线菌、EM菌和蒸馏水)浸种对PEG胁迫(水势依次为0.00、-0.05、-0.15、-0.30、-0.49和-0.73MPa)下伊犁绢蒿(Seriphidium transiliense)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轻干旱胁迫(-0.05~-0.30MPa)下菌剂浸种可提高伊犁绢蒿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根长、根芽比、芽长、幼苗重及种子活力指数。随干旱胁迫增加,伊犁绢蒿种子发芽势、根长、芽长、根芽比、幼苗重呈先增后降趋势,而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呈降低趋势。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干旱胁迫下地衣芽孢杆菌、EM菌、多粘类芽孢杆菌和农用复合生物菌浸种能促进伊犁绢蒿种子萌发,而复合芽孢杆菌、放线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则具有抑制作用。总之,选用适宜的菌剂浸种可促进干旱胁迫下伊犁绢蒿种子的萌发生长,但这种作用仅限于水势为0.00~-0.30MPa范围内。  相似文献   
3.
<正>引起台区线损率异常的原因很多,需要工作人员到现场查找并处理。在智能电能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等新技术广泛应用的形势下,部分传统的现场排查方法已经不再适用。现结合工作实际,介绍五种现场排查台区线损率异常的新方法。1 "户—变"档案不对应现场排查方法台区拆分、用户供电电源变更时,容易发生"户—变"档案与实际不对应的情况,造成台区售电能量异常。工作人员可根据线路走向或电缆标识牌的指示,  相似文献   
4.
针对寒地"龙粳26"水稻生产形势和水稻病害长期发生趋势,提出寒地水稻主要病害防治新措施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常温贮藏(N)、常温真空贮藏(NZ)、零上低温贮藏(C)、真空零上低温贮藏(CZ)、零下低温贮藏(F)及真空零下低温贮藏(FZ)6个月的伊犁绢蒿种子萌发特征、千粒重、含水率、相对电导率及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探讨贮藏方式对伊犁绢蒿种子萌发及种子质量的影响,并通过隶属函数综合评价方法筛选最适贮藏方式。结果表明:真空低温贮藏下伊犁绢蒿种子含水率、千粒重均高于非真空常温贮藏,且CZ种子含水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26.90%~142.27%,FZ、CZ千粒重较NZ、N高22.61%~26.42%(P<0.05);N、NZ胚根长显著高于FZ,FZ、CZ胚芽长、幼苗干重均显著高于NZ、N,而低温真空贮藏下发芽率、出苗率高于常温贮藏;可溶性糖含量真空处理高于非真空处理,FZ、CZ较N、C显著增加34.27%~56.18%,而相对电导率低温贮藏显著低于常温贮藏,C、CZ、F、FZ较N、NZ显著降低33.15%~43.56%。综上,伊犁绢蒿种子活力FZ>CZ>NZ>F>C>N,伊犁绢蒿种子最佳贮藏方式为真空零上和零下贮藏。  相似文献   
6.
牧草作物种子的存储研究是当今世界上畜牧业较为发达国家的重点问题,其中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畜牧业大国将牧草作物种子的存储研究作为发展畜牧业的重要方向.牧草作物种子对于畜牧业的可持续、高效率发展至关重要,针对牧草作物种子进行发芽率试验的方法也多种多样,但是较经典且应用较为广泛的是种子发芽电导法及经典发芽法两种.牧草作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