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前哨农场主要病害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在水稻9~9.5叶期,75%戊唑醇·肟菌酯水分散粒剂20 g/667 m~2,用以防治水稻叶瘟;在水稻孕穗期和齐穗期,选用30%稻瘟酰胺·戊唑醇(稻安醇)悬浮剂40 ml/667 m~2+3%多抗霉素100 ml/667 m~2+2%春雷霉素100 ml/667 m~2混配的防治技术,与当地水稻种植户防病技术相比较,结果表明:此项技术对叶瘟的防效高达89.5%,并且可以在水稻生育后期有效控制穗颈瘟、纹枯病、鞘腐病和褐变粒的发生;在产量方面,与常规防治方法相比增产5.35%,说明此项病害防治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水稻主要病害的发生,同时提高水稻产量,值得大面积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为大面积推广水稻机械化摆栽技术,以龙稻5号、龙粳30和垦鉴稻6号3个优质水稻品种为试材,设置6种栽插密度,采用裂区试验方法,以筛选出2ZB-633型摆栽机最适宜的水稻栽插密度。结果表明:运用2ZB-633型摆栽机进行插秧,其摆栽密度为23cm×10cm时,水稻群体各重要性状最优,产量构成因素相互协调发展,可获得最高产量。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寒地杂交粳稻高产优质育种生理基础,以第二积温区生产试验对照品种龙稻5号和杂交组合800s/958为试验材料,对寒地杂交粳稻与常规粳稻的源库特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源特性方面,杂交粳稻组合800s/958株型紧凑,株叶型配置好,群体透光性强,叶绿素含量高,光合作用能力更强。库特性方面,杂交粳稻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多于龙稻5号,而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略低。流特性方面,杂交粳稻物质积累能力和运转能力突出。源库关系方面,杂交粳稻的粒叶比是龙稻5号的1.13倍。与常规粳稻相比,杂交粳稻源丰库大,库、源、流三者相互协调,成为其高产优质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4.
为揭示不同穗型品种在寒地特殊气候条件下光合特性和光能利用率的差异,促进水稻高光效品种的选育和合理利用,以不同穗型水稻品种半直立穗型垦稻29、龙稻5号和弯穗型品种垦稻10号、垦稻12为试验材料,在黑龙江省特殊的寒地气候条件下,围绕两种穗型品种的光合特性及利用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半直立穗型品种在瞬时光合速率、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叶面积和叶源量等方面均优于弯穗型品种。  相似文献   
5.
异噁草松降解酶的定位及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可降解异噁草松的降解菌W2的降解酶进行定位试验,测得其细胞碎片悬浮液、胞外酶和胞内酶对异噁草松的降解率分别为36.28%,8.71%和62.27%,因此确定降解异噁草松的主要活性物质位于降解菌细胞内,属于胞内酶。应用气相色谱法研究异噁草松降解酶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最佳酶促反应时间为60min,最佳酶液添加量为0.3mL,最适pH为7.5,最适反应温度为35℃,米氏常数Km=2.668×10-4 mmol/mL,最大反应速率Vmax=0.322×10-4 mmol/min。  相似文献   
6.
分别以龙粳21和龙稻5为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早熟组和第二积温带晚熟组对照,通过20个两系杂交粳稻产量构成因素分析,发现两系杂交粳稻普遍存在穗大粒多、结实率差的问题,同时,肯定了黑龙江省两系杂交粳稻存在杂种优势,且优势的发挥应当从大穗优势调整至穗数优势,合理控制穗粒数,但更为重要的是提高结实率和籽粒充实度。  相似文献   
7.
盐碱胁迫对寒地粳稻产量形成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三个寒地粳稻品种和不同盐碱度盐碱土进行盆栽试验,探讨了盐碱胁迫对寒地粳稻产量形成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随土壤盐碱度的增加,水稻生育期延迟、分蘖数下降,每穴有效穗数、成穗率与千粒重呈明显降低趋势,且品种间差异较大;方差分析表明,盐碱胁迫下水稻减产主要是通过降低每穴穗数、成穗率与千粒重来实现的,轻度盐碱胁迫下耐盐碱品种吉玉粳、绥粳5产量降幅较小,而中度和重度盐碱胁迫下产量则极显著下降,而对照品种松粳6各处理间产量差异均极显著。因此,寒地盐碱稻作区水稻生产,应以提高水稻有效穗数、成穗率、千粒重为目标,选择盐碱度适宜的盐碱地和耐盐碱性较强的寒地粳稻品种。  相似文献   
8.
为经济高效且有针对性地防治水稻病害及草害,本研究对抚远市地区的前哨农场4个管理区及2个地方水稻种植户的水田进行主要病害和草害调查。结果表明:4个管理区稻瘟病发病较轻,没有大面积发病地块;纹枯病和鞘腐病发生情况比较普遍,对产量产生一定影响;褐变粒有一定程度发生,危害不重。主要的水田杂草主要有4种,其中稻稗和慈姑为优势杂草。对2个地方种植户水稻田调查发现,水稻叶瘟和穗茎瘟均有发生但发病较轻,同时,纹枯病发病明显。主要危害杂草是稗草,发生面积较大。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根据多年育种实践,提出半直立耐密型水稻育种目标:穗型半直立、耐密、抗倒、抗病、优质高产;设计了相应的育种技术路线;育成了一批优质的半直立耐密型新品系。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