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林业   5篇
综合类   2篇
  2018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香樟齿喙象是上海地区新发现的危害香樟的蛀干害虫,以幼虫钻蛀香樟主干危害,成虫羽化后爬至树梢啃食嫩枝补充营养。为控制其危害,该试验选用2%噻虫啉微囊悬浮剂和3%高效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2种农药分别以3个配比度配制配比液,于香樟齿喙象成虫补充营养期对受害香樟树进行整株喷雾,以清水喷雾作为对照,比较2种农药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噻虫啉微囊悬浮剂稀释900倍液防治效果达到65.29%;3%高效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稀释600倍液防治效果为63.64%。2%噻虫啉微囊悬浮剂稀释1 500倍液防治效果最差,仅为44.32%。  相似文献   
2.
几种松树挥发物对松材线虫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生测的方法,研究了几种主要的松树挥发物对松材线虫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α-异松油烯、β-水芹烯、β-蒎烯抑制松材线虫繁殖,其中α-异松油烯、β-水芹烯抑制力较强,β-蒎烯抑制力较弱,而β-月桂烯、反式-石竹烯、莰烯、异长叶烯和α-蒎烯对线虫繁殖没有影响.β-水芹烯和莰烯具有杀松材线虫活性,β-蒎烯和β-月桂烯增强松材线虫活力,而异长叶烯、α-蒎烯、反式-石竹烯对线虫存活没有影响.β-蒎烯、反式-石竹烯、异长叶烯、莰烯对松材线虫具引诱作用,其中β-蒎烯引诱力最强,反式-石竹烯次之,异长叶烯、莰烯引诱力最弱,而α-蒎烯、β-水芹烯、α-异松油烯和β-月桂烯对线虫无引诱作用.并对几种挥发物在松树抗松材线虫病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香樟齿喙象Pagiophloeus tsushimanus是上海地区危害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的主要害虫之一,该虫主要以幼虫钻蛀香樟主干为害,而传统喷雾防治方法对幼虫防治效果不佳,本文选用打孔注药法针对香樟齿喙象幼虫开展防治,选择10%甲维吡虫啉可溶液剂、1.8%阿维菌素乳油和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种农药,每种农药分别配比为原液、5倍、10倍3个浓度梯度,对受害香樟树进行注干防治,针对各处理组连续统计8周防效,通过试验了解不同农药不同浓度对香樟齿喙象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显示防治后8周,10%甲维吡虫啉可溶液剂原液防治效果最好,为77.27%;防效最差为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倍液,为46%。  相似文献   
4.
刘氏短须螨Brevipalpus lewisi McGregor是新发现的危害水杉的害螨。选用4种农药对刘氏短须螨进行室内毒力测定以及室外药效试验,得出各药剂的毒力回归方程。结果表明:阿维.丙溴磷对刘氏短须螨的毒力最高,致死中浓度达到0.57 mg/L,其次依次为阿维菌素、哒螨灵、甲维盐,致死中浓度分别为80.19,99.84,970.34 mg/L。室外药效试验结果同样显示阿维.丙溴磷防治效果最好,阿维菌素、哒螨灵次之,甲维盐防治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5.
松墨天牛引诱剂的筛选及其引诱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阐明寄主挥发物与松墨天牛补充营养阶段行为的关系,根据其健康寄主树木挥发成分的GC-MS分析结果,选取α-蒎烯、β-蒎烯等7种单萜和2种倍半萜,配制了7种引诱剂,并进行了林间引诱试验.结果表明:7种引诱剂对松墨天牛均有一定的引诱作用.诱捕的成虫数量呈现动态的时序变化,而雌雄成虫的种群数量交替变化.其中以α-蒎烯和β-蒎烯为主剂、乙醇为辅助剂的FA01的引诱效果最佳,引诱率明显高其余6种引诱剂,单萜、倍半萜混合配制的引诱剂FA04、FA07及FA06的诱捕数量显著多于单萜配制的FA03和FA05的诱捕数量;撞板型诱捕器的诱捕效果优于漏斗型诱捕器,诱捕数量为后者的近2倍;释放速率为300mg/d的诱芯明显多于释放速率为150mg/d诱芯的诱捕量.  相似文献   
6.
杨扇舟蛾雌蛾性信息素腺体提取物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EAG和行为测定方法.研究了杨扇舟蛾雄蛾对雌蛾性信息素腺体提取物的电生理反应和行为反应.结果显示,雄蛾对羽化第2天的雌蛾腺体提取物的EAG反应值大于第1天的反应值,之后随日龄增加缓慢衰减,说明杨扇舟蛾求偶和释放性信息素的高峰期应在羽化后的1~2d内.随着雌蛾腺体提取物剂量的增加,雄蛾的EAG反应值增大,表明雄蛾对雌蛾雌蛾腺体提取物反应的强弱与性信息素含量呈正相关.行为测定结果表明,杨扇舟蛾雄蛾对不同剂量的雌蛾腺体提取物均具有趋性,但无规律性变化.处女蛾的性信息素腺体提取物引起的雄蛾趋性反应强于交尾蛾,杨扇舟蛾雌蛾具重复交配的特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香樟齿喙象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危害香樟的单食性蛀干害虫,为探索其系统发育地位和遗传进化关系,本研究分别扩增香樟齿喙象的mt DNA COI、18S rDNA V4、V7区和28S rDNA D2区序列。[方法]采用邻接法(neighbour-joining)和极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构建不同序列的系统发育树,分析香樟齿喙象与象甲科Curculionidae其它种类同源序列的碱基组成及系统进化特点,从分子水平探讨香樟齿喙象的分类地位。[结果]表明:COI与rDNA均显示香樟齿喙象与同科同族的魔喙象亚科Molytinae、树皮象族Hylobiini种类遗传距离最为相近,虽然无法比对到同属下的种类,但支持香樟齿喙象归为魔喙象亚科树皮象族的观点。[结论]通过比较发现,28S rDNA序列分析结果印证了香樟齿喙象目前的分类地位,本研究为香樟齿喙象在分子水平上的鉴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