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林业   4篇
综合类   4篇
  2011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叶栎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叶栎幼苗生长的影响,探索大叶栎培育壮苗的最佳方案,指导育苗生产实践。[方法]利用不同浓度的生根粉和萘乙酸对大叶栎幼苗进行处理,并且对苗高、地径、生物量等形态指标和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2种生长调节剂对大叶栎苗木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尤以喷施ABT 50 mg/L的处理表现最佳,其苗高、地径、根系总长、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7.53%、61.54%、70.91%、64.23%、21.43%。[结论]该研究为2种生长调节剂(萘乙酸和生根粉)的使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百度试验法研究了刨花润楠的木材干燥特性,结果表明:刨花润楠属难干木材,干燥速度4级,较慢;截面变形严重,达4级;扭曲明显,为3级;初期开裂和内裂等级分别为1级和2级。参照百度试验缺陷等级以及干燥缺陷对应的干燥条件制定了25~30 mm厚刨花润楠木材干燥基准。  相似文献   
3.
柳杉人工林生物量及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广西六万林场31年生柳杉人工林的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研究,并建立柳杉不同器官的生物量模型。结果表明:不同径阶单株平均木生物量随着径阶的增大而增大,且不同径阶间生物量差异显著;所拟合的各器官生物量的回归估测模型的决定系数R2值均在0.983以上,达0.01显著水平;不同器官生物量大小依次为:树干>枝条>根蔸>树叶>枯枝>粗根>细根>中根;林分乔木层总生物量达到了239.03 t.hm-2,其中树干的生物量达到了120.24 t.hm-2,占全株的50.30%;林分的年净生产力达7.89 t.hm-2.a-1。  相似文献   
4.
樊吉尤  韦鹏练  卓宇  符韵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1,(9):5278-5280,5296
[目的]摸清刨花润楠的木材材性。[方法]从广西贺州市大桂山林场采集刨花润楠为试材,采用排水法测定生材体积,采用体积法及质量法测定树皮率,研究刨花润楠的生材密度、树皮率及含水率。[结果]刨花润楠的生材密度随树高增加而减小,平均值为0.789g/cm3;基本密度的径向变化随树龄增加而增大,纵向变化随树高增加,基本密度在枝下高以下缓慢减小,在枝下高以上缓慢增大,平均值为0.454 g/cm3;生材含水率,从髓心向外,北向减少,南向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并随树高增加,在枝下高以下逐渐增大,在枝下高以上变化不大,平均值为73.8%;树皮体积百分率及质量百分率均随树高增高而增加,平均值分别为12.2%和13.2%。[结论]该研究为保护、发展广西重点珍贵树种刨花润楠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樊吉尤  莫昭展  杨福  李志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705-14707
[目的]研究互叶白千层丛生芽增殖的最优条件。[方法]研究不同基本培养基、碳源及其质量浓度、激素组合对互叶白千层丛生芽增殖的影响。[结果]MS为较好的基本培养基,白糖为较适碳源,白糖的适宜浓度为40 g/L,较好的激素组合是6-BA 0.8 mg/L+2,4-D 0.01 mg/L。[结论]丛生芽的增殖效果与基本培养基有关;一定浓度范围内,增殖倍数随着碳源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低浓度的2,4-D更有利于丛生芽的增殖,配合较低浓度的6-BA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金花茶空中压条繁殖比较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陶源  唐日俊  樊吉尤 《广西林业科学》2002,31(4):208-209,217
用混合生长素滤纸法,对各物种或变种金花茶进行空中压条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除武鸣金花茶、龙州金花茶、弄岗金花茶外,所试验物种或变种都可以通过空中压条技术繁殖苗木。  相似文献   
7.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麻疯树苗木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对麻疯树苗木喷施不同种类和浓度的生长调节剂,寻找有利于麻疯树苗木生长的调节剂方案.结果表明:喷施60 mg/LL的NAA或者ABT(3)用于麻疯树苗木培育,苗木的株高、地径生长以及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与对照相比均有显著增加,而CAT活性略低于对照且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位于广西南宁市北郊的尾巨桉人工林进行生长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尾巨桉人工林林分胸径、树高和蓄积量均随着林龄的增长而明显增加,其中0.5、1.5、2.5、3.5和4.5年生尾巨桉人工林林分蓄积量分别达到2.02、45.59、98.87、134.58和152.57 m3/hm2,表现出早期快速生长的特性。随着林龄的增加,尾巨桉人工林树高、胸径、蓄积的总生长量并没有出现下降的趋势,但其连年生长量已开始出现较明显的下降现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