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桉树人工混交林林分生长与土壤养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桉树人工混交林中各树种的生长状况、蓄积量和土壤养分含量,探索适于桉树生长的最佳混交模式。【方法】在广东省雷州半岛,选择尾巨桉(DH32-29)分别与团花、马占相思、湿加松混交的试验林和桉树纯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测定各树种的胸径、树高、枝下高和冠幅;并在各样地四角以及中心设5个土壤采样点,采集表层0~20 cm的土壤,测定试验林地土壤pH及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硼含量。【结果】(1)团花、马占相思、湿加松均可促进桉树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生长,促进作用大小表现为马占相思团花湿加松;4个林分间桉树胸径存在显著差异,树高、枝下高、冠幅和单株材积均存在极显著差异。(2)团花和马占相思的平均胸径、平均冠幅和平均单株材积皆大于同一林分内的桉树,而湿加松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平均冠幅和平均单株材积均远小于同一林分内的桉树。(3)各类型混交林中,桉树的单位面积蓄积量大小为桉树湿加松混交林桉树马占相思混交林桉树团花混交林,混交树种的单位面积蓄积量大小为团花马占相思湿加松,总的单位面积蓄积量则以桉树马占相思混交林最大,桉树团花混交林次之。(4)桉树与团花混交后,林地土壤pH及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均极显著高于桉树纯林地;桉树与马占相思混交后,林地有机质、碱解氮、全钾和速效钾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桉树纯林地;桉树与湿加松混交后,林地仅土壤pH和全磷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桉树纯林地。【结论】桉树与马占相思混交后,桉树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生长最好,林分整体蓄积最大,林地表层土壤养分含量最高,林分质量最好,林分结构最稳定。  相似文献   
2.
土壤酶活性研究对了解桉树人工林地土壤质量状况有重要意义,本文整理总结了近年我国桉树人工林土壤酶活性的相关研究,概述了影响桉树人工林土壤酶活性的环境因素以及酶活性的相关因素,为科学评价桉树人工林土壤质量状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同一无性系人工林来源于同一单株,具有相同遗传学形态特征,无性系植株上一级枝构件具有形态克隆性和生长重复性,这为研究无性系一级枝生长分布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调查30株桉树无性系DH32-29所有一级活枝的着枝深度(the distance into canopy, DINC)、基径(branches diameter, BD),及其植株系统树高(tree height, H)、胸径(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DBH)、树龄(tree-age, A)等因子数据,应用多重线性回归方法,随机选择20个一级枝枝组及其对应的一级枝样本数据拟合得一级枝数(branches number, BN),枝条累积数量(cumulative number of whorl brancher, CNWB),平均基径(mean branches diameter, BDm)模型。并应用余下数据进行模型检验。拟合结果一级枝条平均基径模型:lnBDm=-0.689+0.268*lnCR+0.248*lnHCB+0.623*lnDINCm (R2=0.747);一级枝条数量累积模型:CNWB=50.727+9.743*HGB+0.340*DBH-6.923*CL+3.622*CW-24.461*HD (R2=0.804);一级枝数模型:BN=-44.545+8.345*HCB+133.873*CR-21.085*HD (R2=0.9)。模型检验结果显示所有模型平均偏差(mean error, ME)和均相对偏差(mean percent error, M%E)的绝对值均在30%以内,均相对偏差绝对值(mean absolute percent error, MA%E)均在9%到42%之间,所有模型的预估精度(prediction precision, P)均在93%以上。在桉树DH32-29无节材培育中可将第一次修枝时间定于造林一年至两年间;也可选择在树龄2a时对无修枝林分进行补修枝。同时可根据不同树龄枝数垂直空间分配指导桉树无性系DH32-29无节材修枝,为桉树修枝技术、无节材培育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根据短轮伐期桉树纸浆用材林不同林龄桉树(Eucalyptus)的树高、胸径、材积的生长特性,以及不同林龄桉树纯林土壤化学性质的特点,分析一个轮伐期内桉树纯林土壤养分变化,结果表明中林集团雷州林业局有限公司现有的施肥技术不尽合理,造林后第 2 年氮素缺乏,第 4 年磷、钾素不足,第 5年氮、钾素含量偏低,而第 3 年土壤基本元素含量相对偏高,因此以维持林地当前土壤肥力水平为目的,对林场现行的施肥方案提出了相应的调整建议,可有针对性地补充该生长阶段所缺乏的元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