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2篇
综合类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长白山区热量资源推算与农作物品种布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树庆  梁洪海 《山地研究》1990,8(3):154-160
  相似文献   
2.
3.
正(通讯员梁洪海)盛夏时节,森林各类病虫易发,为了减少灾害,保护生态,重庆市巫山县林学会技术人员亲临现场,首次运用直升机施药技术防治松墨天牛,取得了较好效果。连日来,重庆市巫山县科协常委、县林学会会员梁洪海,县林学会会员梁国仕与市林学会唐志强、陈冰勇、陈林川、周灵一道,深入曲尺乡月明村,开展了直升机施药防治松墨天牛工作。在飞防前,及时向相关乡镇、林业站下发通知,明确直升机防治松墨天牛的地点、时间、注意事项。同时,要求兑药技术人员严格按  相似文献   
4.
喀斯特石漠化是我国西南地区最严重的地质灾害,其生境对植物的强烈胁迫作用阻碍了石漠化环境的恢复,在胁迫作用更为强烈的地区,木本植物并不能作为先锋物种,因此草本植物对环境的初步改良作用将起到很大的作用.在重庆不同程度的石漠化地区,均能发现矛叶荩草生存,因此确定矛叶荩草是石漠化环境适生种之一.该文通过研究不同石漠化程度下矛叶荩草茎形态的特征,分析了矛叶荩草茎对石漠化生境的适应策略,以期为喀斯特植被恢复及管理提供依据.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石漠化程度加深,矛叶荩草主茎及侧枝相关指标整体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分3个阶段:潜在石漠化阶段,轻度石漠化、中度石漠化阶段,重度石漠化、极度石漠化阶段.影响主茎长度的主要因子是主茎的节间长度,影响侧枝长度的主要因子是节间数,侧枝分枝格局显示随着石漠化程度加深,矛叶荩草倾向于产生更多的分枝.因此,矛叶荩草对石漠化生境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其适应策略是随着石漠化程度加深,矛叶荩草生境从乔灌木群落过渡到草本群落,矛叶荩草主茎产生更多的较长节间以储备营养物质,而侧枝产生更多的较短节间增加侧枝的物理支撑能力,达到增加叶片附载的目的,增强光能的利用,尽管侧枝主要功能是增加叶片附载,但在营养储备功能上与主茎互补.  相似文献   
5.
稀土矿场中土壤植物修复中的胁迫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稀土矿的开采过程造成了矿区严重的生态系统破坏,使得开采后数十年植被生长不能恢复。为研究稀土矿场中影响植被生长的土壤主要胁迫因子,采用两耳草进行盆栽试验,在盆栽土壤中分别添加水分、大量元素、有机质、园土和鸡粪,比较不同因素对两耳草的叶片理化性质、酶活力和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有机质组的两耳草游离脯氨酸含量最高,达到4.75 μg/g;水分组的叶绿素含量最高。叶绿素a和b分别为8.75μg/g和1.82μg;对照组和大量元素组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高,分别达到926.09μg/g和953.73μg/g;各组间可溶性糖含量差异不显著;稀土矿土壤提高了两耳草的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酶活力袁并且稀土矿土壤中添加水分、肥力和有机质等对两耳草酶活力有不同的影响;对处理组的土壤细菌进行细菌总数和相关序列扩增多样性(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SRAP)分析,发现鸡粪组的细菌总数最高、达到9.96×10^6CFU/g,菜园土组的土壤细菌多样性最高。因此认为,影响稀土矿场植物生长的主要胁迫因子是稀土矿土壤中的有机质、肥力和水分。  相似文献   
6.
长白山区热量资源的小网格场模拟分析及其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吉林省东部的长白山区面积约为10万km~2,地形和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客观地分析该山区热量资源的分布对山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很有意义。热量资源在山区的空间分布函数可分解为两部分:(1)取决于经度(λ)、纬度((?))和海拔高度(h)的宏观趋势函数 T(λ,(?),h);(2)取决于坡度(α)和坡向(β)的地形影响函数 P(α、β)。这两类函数的叠加可较全而地反映山区热量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