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7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9篇
  11篇
综合类   69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6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浙江省的临海、丽水、遂昌、义乌、桐庐及江西省的新余、安徽省的安庆、旌德等杨梅种植的部分山区,近几年3月份,发现杨梅主干及一级主枝的树皮纵向裂开,长度在5~50厘米不等,韧皮部被壳起,完全脱离木质部,杨梅树冠顶端直立枝被雪压弯,其上部叶片已发黄或渐渐死亡,受冻程度严重,尤其是海拔高度400米以上、树龄3~10年生的杨梅种植新区,冻害发生十分严重,给杨梅生产带来严重损失.为了把杨梅果农的损失降到最低,我们应用生产挽救技术措施,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以东魁杨梅为试材,研究简易自发气调贮藏(MA)和充氮气调贮藏(NA)条件下,杨梅贮藏小环境中气体成分的变化和对贮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A中,乙烯浓度在2d达到高峰;O2前4d浓度急剧下降,后维持在2.48%至1.78%;CO2一直呈上升趋势,试验过程浓度提高了124.3%。在NA中,乙烯高峰出现时间明显推迟、峰高降低;O2浓度维持在2.28%-1.82%,CO2变化与MA相似,浓度提高了131.3%。MA和NA均有效延缓杨梅鲜果的软化变质,减缓果实硬度和总糖的下降速率。贮藏至16d,NA和MA中果实变质率分别比对照下降31.6%和22.5%,硬度比对照增加25.93%和21.98%,总糖含量处理与对照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山地单面坡钢竹混合大棚定义、一般要求、场地选择、建造技术和实际应用效益分析的探索研究,初步形成了适应杨梅生产的单面坡钢竹混合大棚的建造技术,为进一步示范推广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基于面积比原理的水泵设计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面积比原理,从理论上证明了要获得较高的水泵扬程,面积比系数Y应小于、等于1。提出了在面积比系数不变的条件下,泵体不变只改变叶轮的水泵设计方法。在井用潜水泵上做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为增加泵的规格并扩大使用范围寻找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诸暨短柄樱桃’是从地方野樱桃中提纯并筛选出的优质大果中国樱桃品种, 果实大, 外形美观, 品质优, 平均单果质量2.8 g, 最大4 g,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8% , 可食率89%。  相似文献   
6.
浅析观光果园果树的景观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我国观光果园的兴起到浙江省观光果园的发展,提出了观光果园农艺特色、经济、生态与文化四大功能,着重阐述了果树叶、花、果等不同形色时的观赏特征,以改善人居环境与生态环境,体现新农村的风貌为设计理念,浅析了观光果园果树的景观设计。  相似文献   
7.
以慈溪野生杨梅为砧木,由上一年从山上挖掘,培植1a后实行劈接法高接换种,砧木直径3~11cm不等.结果表明,不同粗度砧木平均嫁接成活率(嫁接后15d调查)为84.2%,嫁接保存率(嫁接后1a调查)75.2%.以砧木直径3~5 cm和5~7 cm的嫁接成活率与保存率为最高,分别达到87.5%、81.3%和84.4%、78.1%;东魁杨梅与野生砧的亲和力最强,荸荠种次之,白杨梅最弱;砧木粗度越大则愈合速度越慢;不同品种接穗高接亲和力越大,则生长势越强.高接后一般第3年开始少量结果,第4年有一些产量.  相似文献   
8.
<正> 西瓜种籽常因制种技术上的问题以及贮藏时间过久等原因,使发芽率明显下降,出苗率低,幼苗生长衰弱,造成播种后缺苗,植株间参差不一,对西瓜生产影响甚大。前人曾利用赤霉素、萘乙酸等化学物质处理种籽,虽有效果,但胚根或胚轴变短,幼苗生长细弱,活力指数低,在生产中没有采用。为了获得更好的效果,本试验使用新近出产  相似文献   
9.
凋萎病是当前为害杨梅生产的主要病害,可造成死树毁园的严重后果。通过连续6年容器苗和果园防治研究,总结该病的防治关键为强壮树势,防控要点为适时施用新型杀菌剂、生物农药及硫酸亚铁,冬季清园宜选择三唑类和咪唑类杀菌剂,修剪整形时要避免枝剪传菌,膏剂农药及时封堵保护树体伤口,秋末追施生物有机肥。  相似文献   
10.
根据杨梅对生态条件的要求及杨梅的地理分布,对我国杨梅生态区划进行了探讨。中国杨梅分布在东经97°-122°和北纬18°-33°之间,经济栽培集中在东经103°以东和北纬31°以南地区。杨梅树对低温敏感,喜冬季温暖和春、夏季湿润的气候。根据杨梅的耐寒性,极端最低气温,年降雨量及果实熟期(5-6月)干燥度的分布,将我国杨梅划分为4个生态区:最适宜(I)、适宜(Ⅱ)、次适宜(Ⅲ)和不适宜(Ⅳ).I和Ⅱ区位于我国南部,适宜于杨梅栽培;在Ⅲ区应精心选择小气候,以防御杨梅受冻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