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4篇
综合类   2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对吉林3号、晋豆2号结荚后进行遮光试验,定株与抽样观测了遮光与对照荚、粒数、拉厚与叶、荚干重增加过程之差异, 及总 N 与~(15)N 在花荚、叶、茎、根中之分配及其随时间变化之差异。试验初步证明:1.始荚后遮光使节数、分枝数与上部荚、粒数减少,并加快灌浆鼓粒与成熟;2.在结荚鼓粒前期,遮光者 N 主要输往荚、粒,而对照输往新生茎节之 N 较多,这是遮光加速发育与成熟的原因之一;3.始荚后遮光最终因减少荚、粒而减产。  相似文献   
3.
1982~1983年通过人工遮光与分期播种试验,初步确定光照时数除影响开花前的发育外,还影响油菜供试品种始花到成熟期的发育,日照缩短使始花到成熟期延长。根据本试验与过去对大豆的研究,提出概括性的框图:即长、短日照植物的发育期沿时间轴(季节)前后移动时,其所受光温影响的特点与发育期的延缩,可按发育期在“三期”中的相应位置,按“四型”定性地相对估计。  相似文献   
4.
通过人工遮光与田间试验,论证了光照时数对供试大豆品种从第二片复叶到生理成熟的各发育期都有后效应,即前期光照短可加速其随后发育期之发育,前期光照长则相反。在自然条件下大豆某发育期发育的快慢,就光、温来说,决定于前期光照的后效应与本期光、温等三因子作用方向(促或延)与强度。光照后效应的发现对改进大豆物候期预报与加深对大豆发育规律的认识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引言光照时数对开花前大豆生育的影响,国内外论述甚多,但论点不甚一致。Major 等认为6月1日以前播种大豆,温度对开花前日数起主要作用,6月1日以后播种,光照起主要作用。Garner 等却强调了“驼峰”现象,即春季在一定播种期幅度内,随着播期的变晚,发芽到开花的日数有增多现象,并认为此增多(即所谓驼峰)与夏至前后长光照延迟发育的作用有关,夏至后光照变短、温度变高,发育期日数依次减少。Minor(1976也证实使  相似文献   
6.
光照时数对大豆生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人工遮光试验进一步证实了光照时数除影响大豆出苗到开花期的发育速度外,对开花到成熟、结荚到成熟的日数及其所需积温,均有明显影响,光照短、发育快。并证明若提前开花,则可因开花到成熟期所遇自然光照较长而减慢同期之发育速度,开花延后则相反。开花前遮光对株高、节数与荚数之影响大于开花后遮光之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