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3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新生儿破伤风常并发呼吸道感染。正确恰当的呼吸道护理措施对减少呼吸道感染,促使尽早恢复至关重要。我科自1990年1月至1997年3月,共收治了新生儿破伤风78例。现将呼吸道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78例均是旧法接生,有不洁断脐史。78例中男54例、女24例,年龄最大20d,最小5d,潜伏期平均8d(5~12d),伴有不同程度的指趾末端及唇周紫绀,四肢冰凉,阴囊浮肿等循环不良表现37例(重型),有反复窒息28例,治愈44例(564%),死亡16例(20%),好转出院18例(234%)。2 …  相似文献   
2.
3.
中国是世界蚕桑强国,当前蚕桑生产经营主体以小农户为主,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对于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3—2021年中国新型蚕桑经营主体(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全量数据,系统梳理各类蚕桑经营主体的注册和在营数量演进,分析新型蚕桑经营主体的发展规律和地理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2013年至今,各类型蚕桑经营主体发展均呈现出增长的态势,近年来其增长速度甚至快于其他农业产业的新型经营主体;第二,与“东桑西移”发展规律相符,东部地区蚕桑生产经营主体的发展速度减缓、甚至下降,中西部地区蚕桑生产经营主体发展较快,但仍有较大发展空间;第三,蚕桑产业规模化水平和组织化水平持续提升且近年来增速加快,但仍明显低于农业产业平均发展水平,尤其是蚕桑生产大省(区)的规模化组织化经营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基于此,提出因地制宜重点发展不同类型经营主体、通过跨区域产业链整合实现我国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蚕丝产业链视角,分析近几年中美贸易战和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蚕桑生产、丝绸加工、丝绸贸易的影响,总结疫情对我国蚕丝业影响的主要特征,并提出后疫情时代促进我国蚕丝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