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1.
DGGE技术及其在瘤胃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可靠性强、重现性高、方便快捷等优点,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已经成为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动态分析的强有力工具。本文在阐述PCR—DGGE原理及流程的的基础上,对DGGE技术在瘤胃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具体应用及其局限性与改进方法进行了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2.
N1型纳豆芽孢杆菌对泌乳期奶牛产奶量及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试验旨在研究N1型纳豆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natto)对泌乳期奶牛生产性能及乳品质的影响。试验选用泌乳期、胎次、产奶量、体重相近的荷斯坦奶牛36头,试验设计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成3个处理组,分别是试验1组添加N1型纳豆芽孢杆菌固体制剂30 g,试验2组添加N1型纳豆芽孢杆菌固体制剂60 g,对照组不添加。试验期为60 d,预试期10 d,分别在试验期的0、30、60 d采集奶样,每周测定1次产奶量。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N1型纳豆芽孢杆菌能够提高产奶量、提高乳脂校正乳产量(P<0.05);提高乳脂含量、乳蛋白含量、干物质含量,提高乳脂产量、乳蛋白产量(P<0.05)、干物质产量(P<0.05),对乳糖含量没有影响;牛奶中体细胞数有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3.
纳豆芽孢杆菌对泌乳期奶牛产奶量、牛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旨在研究纳豆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Natto)对泌乳期奶牛生产性能、牛奶品质与机体免疫的影响。选用泌乳期、胎次、产奶量、体重相似的荷斯坦奶牛36头,采用完全随机分组原则分成3组,每组12头。试验期为60d,预饲期10d,分别在试验期的0、30、60d采集奶样,每周测定1次产奶量。试验结果表明,添加芽孢杆菌能显著提高产奶量(P<0.05)、改善乳脂率、提高乳蛋白率(P<0.05)、增加牛奶中干物质含量和降低牛奶中体细胞数。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含有不同饱和度脂肪酸的过瘤胃脂肪对泌乳早期高产奶牛生产性能和乳成分的影响。选用泌乳期、胎次、产奶量、体重相似的荷斯坦奶牛105头,采用完全随机分组原则,分成3组,每组35头。试验期为90d,分别在试验期的27、48、69和90d采集奶样,每周测定1次产奶量。结果表明,高饱和度脂肪酸组(High Saturated Fatty Acid,HSFA)能够显著提高产奶量(P<0.05)、4%乳脂校正乳产量,显著(P<0.05)提高乳脂率、改善乳蛋白率。低饱和度脂肪酸组(Low Saturated Fatty Acid,LSFA)能够提高产奶量、4%乳脂校正乳产量,差异不显著;LSFA与对照组相比乳脂率和DMI降低。  相似文献   
5.
多不饱和脂肪酸对机体脂肪代谢基因表达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多不饱和脂肪酸除了作为生物机体必要营养素外,还对机体内某些基因的表达起着重要调控作用。因此日粮添加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目的不仅仅局限于改变生物机体细胞膜成分、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类前列腺素等活性物质,更重要的是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其代谢物能在细胞水平上通过与核受体和转录因子结合来对不同的基因表达进行调控。所以作者仅就现阶段多不饱和脂肪酸对生物机体基因表达调控研究现状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