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柴连琴  宋敏  张丽 《安徽农业科学》2009,35(19):9000-9001
[目的]了解高温诱导对家蚕血细胞数量和血淋巴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影响。[方法]用姬姆萨染色法对家蚕血细胞进行分类,38.0℃高温诱导四龄家蚕不同时间,分别用计数板计量家蚕血细胞数量变化并检测家蚕幼虫血淋巴中GSH—PX的活性变化。[结果]对照条件下培养的家蚕幼虫血细胞数量随幼虫体重增加有明显的增长,38.0℃高温诱导下的家蚕幼虫血细胞数量增长几乎为零,但血淋巴中GSH-PX活性显著升高。[结论]高温诱导抑制家蚕血细胞的分化和生长,证明昆虫GSH—PX是抵制高温伤害的重要保护酶系。  相似文献   
2.
菟丝子为常用补益中药,具有滋补肝、增强机体免疫力、抗衰老、抗氧化等作用。黄酮类是菟丝子中研究较多且具特征性的成分,其中的槲皮素、金丝桃甙等具有多种药理活性,菟丝子总黄酮亦经证明具有改善实验性心肌缺血、调节机体免疫、刺激内分泌、促进脂肪分解、抗脂质过氧化等多种功能。通过本实验为菟丝子作为保肝药物的开发及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张莉  柴连琴 《河南农业》2012,(14):21-22
目前,发育生物学平时成绩的评定不能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且比重小,导致学生忽视平时学习过程.发育生物学平时成绩的评定内容和方法包括:提高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比重;课程论文、课堂讨论、课程心得和平时出勤多种形式共同组成平时成绩的评定内容,分别占平时成绩的15%、20%、10%和5%.通过对该课程平时成绩改革的探索,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程学习中来,激发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改革倡导"以人为本",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基础上,要求教师深刻理解并且贯彻新课程理念,对新课改下教师教育的方法以及专业化技能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对教育心理学在教师教育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不仅能够提高教师培养质量,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而且可以全面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新课程的能力。通过对新课程改革基本要求的研究,探究教师教育过程中该如何应用教育心理学,以及教育心理学的教学应用在新课改背景下应如何改进,以更好地适应教师教育。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C型凝集素(C-type lectin)在病毒传播中的可能作用,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了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不同C型凝集素在核型多角体病毒(nuclearpolyhedrosis virus,NPV)感染后的表达变化,并通过real-time qPCR和RNA干扰技术研究了NPV在棉铃虫体内的增殖状况及对棉铃虫致死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感染NPV后,棉铃虫血细胞C型凝集素Ha-lectin1Ha-lectin5基因表达变化明显,其中Ha-lectin1在血细胞和脂肪体中的表达显著上调;注射dsRNA后,Ha-lectin1基因相对于actin的表达量均值由0.19下降到0.04,下降幅度达79%,显示Ha-lectin1基因被成功干扰。随着Ha-lectin1基因的沉默,病毒滴度由0.0015快速升高到1.95,棉铃虫的死亡率也随之增加到97.7%。表明C型凝集素能够抑制NPV在棉铃虫体内的增殖。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菟丝子黄酮及水煎剂对慢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为菟丝子作为保肝药物的开发提供依据,利用小剂量CCl4结合乙醇制备慢性肝损伤小鼠模型,造模同时对小鼠灌服不同剂量的菟丝子黄酮及菟丝子水煎剂,试验的第4周末采血,检测血清ALT、AST、SOD活性,并进行肝脏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菟丝子黄酮和水煎剂均能降低血清ALT、AST水平,提高血清SOD水平,降低肝纤维化.得出结论:菟丝子黄酮和水煎剂对小鼠慢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保护效果为大剂量菟丝子黄酮>小剂量菟丝子黄酮>水煎剂.  相似文献   
7.
笔者根据高校生物教育类专业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课程特点及现状,分析了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模式予以重新定位与改革。针对课程教学的不足之处进行了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改革,期望对提高广大高师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所获得的rMis12表达序列标签(EST),采用快速扩增cDNA末端(RACE)技术,从大鼠肝脏中克隆到rMis12基因.通过原核重组表达后制备多克隆抗体,并用基因芯片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rMis12 RNA和蛋白质水平上的表达变化.成功克隆到rMis12基因,其cDNA全长2 604 bp,编码206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存在2个保守的磷酸化位点,与小鼠rMis12基因进化关系最近.基因芯片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rMis12在正常大鼠肝脏中表达水平持续较低,在2/3肝切除24 h过程中rMis12出现上调表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