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水产渔业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
学习型组织为和谐社会的创立带来了全新的管理理念,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五项修炼谈起,分析了学习型图书馆能充分发挥馆员的潜力,提高工作机理,提出了创建学习型图书馆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象山港蓝点马鲛繁殖群体的耳石形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蓝点马鲛(Scomberomorus niphonius)的耳石形态学特征,实现以耳石形态学方法科学划分蓝点马鲛种群,依据2016年4~7月在象山港采集的113 ind蓝点马鲛繁殖群体的102对矢耳石尺寸参数,计算出了环率、圆度、椭圆率、矩形趋近率、纵横比、形态因子、半径比和面密度等8个耳石形态指标;运用单因子相似性分析(ANOSIM)、非参数多维标度分析(NMDS)和相似性百分比分析(SIMPER)研究了象山港蓝点马鲛耳石形态的个体差异。结果显示,象山港蓝点马鲛繁殖群体左、右耳石以及雌、雄个体间的耳石形态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4个年龄组间的耳石形态差异显著(P0.05),年龄组两两之间耳石形态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研究结果表明,以耳石形态学方法判别蓝点马鲛种群需要考虑样本的年龄因素,以同一年龄的繁殖群体为宜;造成象山港蓝点马鲛繁殖群体不同年龄组耳石形态差异的可能原因,一是同一种群或群系蓝点马鲛的耳石形态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相对变化,呈现出不稳定的状态,二是象山港是多个蓝点马鲛种群或地理群系共同的产卵场,年龄组间的差异来源于群体间的耳石形态差异。  相似文献   
3.
为阐明中国沿海蓝点马鲛(Scomberomorus niphonius)繁殖群体耳石形态的特异性,科学判定中国沿海蓝点马鲛繁殖群体的种群归属,根据2016—2018年4—6月在莱州湾、海州湾、吕四渔场、象山港、沙埕港等蓝点马鲛产卵场采集的242尾2龄蓝点马鲛成熟个体样本,结合计算出的环率、圆度、椭圆率、矩形趋近率、纵横比、形态因子、半径比和面密度等8个耳石形状指标,运用相似性分析、非参数多维标度分析、相似性百分比分析探讨了耳石形态的群体间差异。结果显示,海州湾和吕四渔场蓝点马鲛繁殖群体的耳石形态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象山港和沙埕港蓝点马鲛繁殖群体的耳石形态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渤海、黄海和东海3个海区之间繁殖群体的耳石形态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半径比、纵横比、面密度和矩形趋近率是对各个繁殖群体组内相似性贡献度较高的耳石形态典型指标;面密度、形态因子和半径比则是对各繁殖群体组间相异性贡献度较高的耳石形态分歧指标。通过逐步判别分析建立了5个蓝点马鲛繁殖群体的判别公式,判别准确率在55.26%~92.59%,综合判别正确率为71.07%。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沿海蓝点马鲛繁殖群体之间的耳石形态存在显著差异,渤海、黄海和东海蓝点马鲛繁殖群体的耳石形态呈现出不同的群体特征,存在较高的区分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甲状腺功能(简称甲功)异常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甲功异常合并脑梗死住院患者133例,按甲功情况分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组(简称甲亢组,83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组(简称甲减组,50例),并以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三组均于清晨(甲亢、甲减组患者为入院次日,对照组体检者为体检当日)行甲功、血脂、血糖和胰岛素、血同型半胱氨酸、心电图等检测。结果甲亢组空腹血糖和胰岛素均明显高于甲低组及对照组(P〈0.01)。总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显著低于甲低组与对照组(P〈0.01)。而甲减组胆固醇及血同型半胱氨酸明显高于甲亢组和对照组(P〈0.01)。心电图示70%以上脑梗死患者并有心律失常,甲亢组以窦性心动过速及心房纤颤多见;甲减组以窦性动过缓及心力衰竭为主。结论甲功异常特别是甲亢患者空腹血糖增高、血脂代谢异常;而甲减者同型半胱氨酸增高,导致的心律失常进一步加重血液动力学的改变,加速脑梗死的发生。甲功异常可能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文章主要研究了船体建造中的分段变形处理措施。对常见的单底分段变形、双层底分段变形等进行分析,深入研究了分段变形产生的原因;在上述基础上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了对应变形预防措施及分段放置反变形措施。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阻垢剂的工作原理以及阻垢剂在工业水处理中的应用。为相关研究的学者的生产实践提供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象山港蓝点马鲛(Scomberomorus niphonius)鱼卵和仔稚鱼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在象山港港湾内设置14个站,于2015年4月3日至6月10日期间按周采样,共调查10个航次(Ⅰ~Ⅹ),以方形网(网口为1 m×2 m,网目1.0 mm)采集象山港水域蓝点马鲛鱼卵、仔稚鱼,同时利用CTD采集表层水温、表层盐度和水深等数据。结果表明,象山港蓝点马鲛鱼卵出现时间为4月初至6月初,鱼卵的丰度随时间呈先升后降趋势,4月中旬至5月初为高峰期。仔稚鱼出现时间相对滞后且提前结束,持续时间短,集中在5月初至5月中旬。鱼卵和仔稚鱼主要分布于港口和港中部水域,其中鱼卵、卵黄囊期和前弯曲期仔鱼空间分布相似,主要分布在较深水域,而后弯曲期仔鱼和稚鱼主要分布在较浅的近岸水域。鱼卵丰度与表层水温、表层盐度和水深均呈显著性相关(P0.05),最适表层水温范围为15~19℃,最适表层盐度范围为25.5~26.0,分布水深为15~30 m。仔稚鱼仅与表层水温呈显著性相关(P0.05),最适表层水温范围为18~19℃。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